人民政协报:东湖绿道是长江大保护的经典之作

在湖北武汉,荣膺“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的东湖绿道,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然而,在绿道建设前,这里是另一番景象。一些民房、厕所紧贴湖边修建,生态岸坡护理糟糕,有些边角湖汊甚至是劣五类水……

是绿道的建设,让这一切得到了改变。正值全国两会,绿道建设这一话题,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与热议。当前,保护好城市绿肺的生态尤为重要,东湖绿道的建设经验,值得更多城市学习、借鉴。



俯瞰桃花岛美景令人震撼 任勇 摄

在武汉市武昌东部,有一片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的亚洲最大城内湖,这里取名东湖。

伴着晨风鸟啼,东湖绿道上人渐渐多起来,或徒步或健跑或骑行。天光一色,温暖安详。

这里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武汉市委主委、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梁鸣最爱徒步的地方。漫步在碧波垂柳、湖光潋滟、群山览翠的东湖绿道上,喧嚣的城市顿时在身边安静下来了……

他来这里一半是喜爱,一半是因为工作。他曾有的另一个身份是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地产集团作为绿道工程项目的承建方,梁鸣和众多建设者们一样,每每来到这里都会由衷地为绿道带给东湖的变化感到骄傲。

留绿

东湖曾是毛泽东情有独钟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44次居住东湖之滨,这位伟人爱称这里是“白云黄鹤的地方”。他曾感叹东湖:“东湖好,附近有长江……四周的柳树水杉数甚多,对岸是老虎尾,远处是中山亭,那边是珞珈山,茂密的树林里是武汉大学校址。东湖真好。”

“年轻时的我工作闲暇,也爱和同事结伴游东湖。后来不知不觉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都市的繁华也渐渐吞没了东湖的宁静,沿湖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也让徒步东湖的人们战战兢兢。”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梁鸣仍印象深刻。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产生了这样一个诞生千古绝句的地方,其情其景,果如是乎?

“从本世纪初开始,围绕东湖到底该怎么建的问题,每年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会提出很多建议,有提议旅游招商的,有主张生态保护为主的,也有建议要充分做好东湖前景规划设计,不给子孙后代留遗憾。”梁鸣记忆中东湖的话题总是热度很高,“当时的决策者一直在审慎抉择。”

在找不到合适的路径的时候,没有盲目作为。如今看来,这正是武汉市城市发展和建设中极为难得的原则和智慧。

“当初的‘留白’也同时留住了绿,这也是我们后来能以较低成本顺利高效推进绿道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梁鸣说。

路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全局角度和战略视野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了优先地位。这也为武汉做好“水”文章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梁鸣说:“东湖以前的环湖路都是人车双行公路,那是武昌到‘武汉光谷’的主要通行路线,还湖于民首先要解决机动车与人分离的问题。”

在梁鸣看来,集团承建的东湖湖底隧道工程应该是东湖绿道建设的重要前奏,它不仅卸掉城市交通的重负,也为东湖湖面带来宁静和清洁。这条目前中国最长湖底隧道的建成大大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梁鸣说。

水体治污同样在进行。

梁鸣介绍说:“2009年,武汉市启动江湖联通“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以东湖为中心,贯通沙湖、北湖等多个湖泊,并通过港渠与长江相连。子湖小塘,截污修复共同推进。通过污染控制、水网相通、生态修复等相关措施,改善了‘大东湖’水系的水生态环境,重建多样性的动植物生长、栖息、繁殖场所。”

匠心

从2016年初开工建设绿道一期到2017年底绿道二期结束,梁鸣经常会去郊野绿道,看看那里移栽的树叶颜色长势是否与设计之初吻合。

梁鸣说:“从起点开始,东湖绿道就以‘千年经典、传世之作’的定位实施规划建设。我们的团队是带着感情去建,每一棵树一株植物,一个池塘一段田埂,一间仓库一个船坞,一个为小动物建造的‘涵洞立交’、候鸟的‘巢箱’……”

“在选择绿道自行车道地面材料时,有人提议用塑胶道,不伤跑步者的膝盖。但是考虑到绿道的耐久性,我们反复研究比较,决定采用高粘高弹沥青,这种材料很少用于地面路面。”

“令我印象最深刻是东湖绿道郊野道的建设,规划设计者、实施者以及风景区的配合工作专班无数次深入村屋农舍、堤埂小径,‘用脚丈量’再创作,在保留生态本底的同时恰如其分地把原生资源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很多市民深入绿道后惊讶,似乎看到又一个东湖。”

为了某个驿站的风格问题不惜停下来征集国内外设计方案,为找不到合适的实施方案而苦恼。在确保进度、品质高标、生态优先要求下,“时间”是绿道实施最昂贵的成本。

梁鸣说:“把理念和构思从纸上落地的过程,也是集科学有效的统筹管理,对绿道设计理念高度契合并具体深化和再创作的过程。”

如今,绿道建设中太多的“匠心”让梁鸣都已记不清了。但过程却让他无法释怀:“我跟建筑工程打了一辈子交道,最难忘的是参与绿道建设。”

发展

2018年4月27日下午至28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与印度总理莫迪的一次非同寻常的非正式会晤选择在武汉东湖之滨。那一刻,全球目光聚焦东湖,聚焦武汉。

就在会见莫迪总理的前几天里,习近平总书记步履匆匆。考察完长江,习近平总书记在东湖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拿出了行之有效的方子:“新发展理念要体现到长江经济带发展中。”

如今东湖绿道的建成效益也印证了总书记的新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十一黄金周,外地游客来绿道达到五六百万人次。游客通过高铁、地铁、快速环线直达东湖绿道,便捷高效。更令人惊喜的是,去年武杭高铁正式开建,这样杭州西湖与武汉东湖将串联起来。‘来武汉、游东湖、逛绿道、品文化’已成为武汉一张耀眼的名片。”梁鸣介绍说。

梁鸣说:“东湖绿道的总投资在每年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中占比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投资小不代表效益低,绿道建成运行不到三年,但却为绿色生态空间和城市功能紧密互动,乃至带动区域和城市的整体发展发挥了撬动作用。”

2019年,东湖成为世界军运会主赛场之一,届时全世界更多人有机会来体验中国城市绿道。

湖风徐徐,健步走在东湖绿道上的梁鸣心情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他是绿道的享受者,也是绿道的建设者。

■代表眼中的绿道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江南分中心主任亢德芝:

心旷神怡、野趣横生、书香浓郁、荆楚风物,被东湖绿道规划者们简称为“旷野书楚”,也是武汉东湖绿道今天呈现给世人的迷人景象。早在规划阶段,我们就将打造世界级绿道作为最终目标,并先后多次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对其进行推介,正是开放性,成就了国际范儿。绿道,已经成为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物质载体,适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共空间品质的需求,是一条生态绿道、惠民绿道、文化绿道。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系副教授刘江东:

作为国内首条城区内5A级旅游景区绿道,东湖绿道是武汉市民的骄傲,是“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亮丽品牌,是武汉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东湖绿道,不仅移步换景,而且春夏秋冬各有看点。同时,绿道的声光电等公用设施的建设,尽可能与自然环境融合,力求景观的原生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武汉投资、居住,东湖绿道作为武汉绿色、宜居、清洁、美丽环境的一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更大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马新强:

东湖绿道在短时间内收获各方好评,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定位高远,武汉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致力于将东湖打造成世界名湖、城市绿心、生态典范,让东湖绿道成为世界级科技绿道、惠民绿道、文化绿道。从空间节点设置、自助服务设施、植物绿视效果、灯光照明等各方面和文化要素挖掘上都体现了这一定位,可以说东湖绿道为武汉这座工业城市注入了自然的诗情画意和人文情怀。二是“步步精心”,用绿道的形式将广阔区域还之于民,大到空间设置、小到一草一木都心思精巧。三是开放包容,绿道位于主城区,不管是开私家车还是乘公共交通工具都十分便捷,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了休闲的乐趣,同时绿道还积极接轨国际赛事活动,一座城市的开放之心可见一斑。

(本报综合新华社、光明日报报道)

【编辑:刘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