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2日,即将迎来我国的第40个植树节。由于大力倡导植树活动,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实现了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今年2月12日,NASA(美国航天局)发文称“来自 ‘NASA地球’的卫星资料显示,是中国和印度的行动主导了地球变绿。”
梧桐、白杨、银杏、香樟……这些平日里常见的树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甚至可能曾亲手栽下过。作为植树时间最长的植树者,地球在数亿年的时光中“种”下了各式各样的树木,就让我们一起去武汉中华奇石馆看一看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吧。
进入奇石馆大门,走廊左手边矗立着一片由石头组成“森林”——硅化木林。奇石馆硅化木林筹建于2002年。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硅化木化石)
数亿年前的树木因种种原因被深埋入地下,在地层中,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保留了树木的形态,经过石化作用形成了木化石,这就是硅化木的成因。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硅化木化石)
硅化木从古生代石炭纪开始(始于距今3.55亿年),到中生代白垩纪(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之间均有分布。而中华奇石馆所收藏的硅化木主要来自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硅化木化石)
根据二氧化硅的结晶情况和程度,硅化木通常可分为三个品种。若木质被交代成胶质二氧化硅(即蛋白石),则称为蛋白石硅化木;若木质被交代成隐晶质石英(即玉髓或玛瑙),则称为玉髓或玛瑙硅化木;若木质被交代成微粒的石英,则称为普通硅化木。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硅化木化石)
由于保留有大量树木纹理且形态逼真、色彩斑斓,故经过打磨抛光或喷砂加工的硅化木也常被当做一种观赏石收藏。优质硅化木兼有化石之美、奇石之美和玉石之美,除了可制作化石摆件、奇石摆件和玉石摆件外,还可以经过切割和琢磨,用以制作硅化木珠宝首饰,如串珠、戒指、挂件、手镯等。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硅化木化石)
那些硅化程度高、质地致密坚韧、颜色鲜艳且树皮、节瘤、蛀洞及年轮清晰的硅化木,不仅兼有化石之美、奇石之美、玉石之美,也具有古朴、自然的风韵,被看作是凝聚天地山川精气之物。由此,硅化木及其制品不仅能够进入文人雅士的文房、厅堂,也被引进了皇室、贵族的御花园及私家花园。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硅化木化石)
(编辑:张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