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开讲|写好作文不妨从“小”开始

俞秋明,武汉市硚口区崇仁路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曾荣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第二十届职业技能大赛“技术状元”称号,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硚口区优秀德育工作者、硚口区课改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和参与编写了《审题与构思》《作文课堂》《考场故事创意体作文》《自述创意作文》等多本教育教学书籍。


每年3月底,武汉青少年都会迎来一次文学创作盛会——楚才作文竞赛。结合楚才作文竞赛“新”“深”“活”“趣”“真”的五字真言,我们在平时的创作过程中,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让自己写出“好”文章呢?

擦亮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小”

一篇好文章的诞生,必然离不开一个“好素材”。孩子们总希望自己在动笔前能想到一个有价值、有趣味,独特得可以“石破天惊”的好素材。殊不知好素材可不是想出来的,而需要小作者们带着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去发现生活,特别是发现生活中的“小”。楚才特等奖作文——《最烦恼的时候》,发现的是小男生之间上厕所时的恶作剧。另外一篇特等奖作文——《合伙》,发现的是爸爸的一个小小献血证。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家人之间的一个小瞬间,同学之间的一个小变化,属于自己的一个小情绪……都有可能成为你创作的宝贵素材哦!

叩开自己的心门,感悟生活中的“小”

生活中的小事、小物件、小动作、小表情、小情绪……是如此的多,俯身即拾。可是为什么在别人的手中,它总能成为拍案叫绝的“好素材”。在你的手中,它却是“没什么可写”呢?这一切都源于小作者们是否有着一颗“细腻柔软”的内心,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看到妈妈的一个“皱眉”,我能感受她对家人的全心付出;看到奶奶在养老院独居,我能感慨大家庭的纷争困扰;听到同学之间的谈话,我能感悟小伙伴的天真童趣……找到内心对生活“点滴”的感悟,将它记录下来,素材就“稳”啦!

运转自己的双手,记录生活中的“小”

“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圆端,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门牙中间,而用门牙去咬它的尖端。‘的,的’两响,两瓣壳的尖头便向左右绽裂。然后那手敏捷地转个方向,同时头也帮着微微地一侧,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门牙口,用上下两门牙把两瓣壳分别拨开,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来吃……”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嗑瓜子”是如此地细致生动,就如同嗑瓜子的是自己一般,让每一个读者身临其境。“摘”“塞”“咬”……文字的运用,精妙到了毫厘之间,这与先生平时勤磨自己的“双手”是不可分的。只有勤练自己的手,磨炼自己的笔端,勤于写,乐于写,才会善于写。才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清楚、明白地呈现在读者们的面前。

小中有生活,小中有天地,小中有功夫。青少年们执着于生活的“小”,必将成就自我。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刘丽娟整理)

(作者:向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