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泛舟· // 张军笔下走风雷

            张军师其心,师其意,他将自己挑战的对象确定为山水画巨制,力图表现宏大壮美的自然空间张军笔下走风雷



                        文/李瑞洪


           

峡江晓雾



    观张军的山水画自有一股“精气神”扑面而来。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张军的《青山拥翠》《高峡丰碑》《云拥苍山》等作品中读得。

    张军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新年的腊月,出生于六朝古都——南京。众所周知,石城南京是盛产大师的摇篮。自东晋南北朝肇始有顾恺之、张僧繇等;南唐有董源、巨然;由唐而降,明清有石涛、石溪、龚贤,近现代则群星璀璨,宛若苍穹中耀眼的光芒。徐悲鸿、傅抱石是近现代中国画坛的艺术巨擘,他们的风采影响了一个时代。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的金陵画坛,对中国当代山水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张军中学毕业,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湖北十堰,这一留就是近四十年。原始苍茫的神农架,神奇雄伟的武当山,相看两不厌。几十年来,他把对那片山水的理解,与山水的对话,都付之于山水画卷之中,也就在这大山深处,张军遇到了他的恩师——时任郧阳地区宣传部副部长的周韶华先生。

    周韶华先生撰文称赞:“张军在40多年中,不止一次地奔走于武当山七十二峰之间,感受三十六岩、二十四涧,领略其雄、险、奇、幽和秀美兼有的特色……有‘拟秀厚于恒嵩,埒清雄于衡华’的倔劲儿,把武当山网罗于胸中,激荡于心扉,做到了可以信手拈来,泼墨成画。”

    张军也不时地出没于大巴山脉和秦岭山脉交接地神农架林区。这个巍然苍茫的神秘之地,不仅有野人的足迹,而且有神农氏的传说。雄峰幽谷,色彩神秘,隐含着许多还未破解的“自然之谜”。他拥有这些独自特有的艺术资源,笔下流淌的自然是像从血管里流溢出的生命。近年来他敢于画大画,善画大画,并且得心应手,就是因为他有着雄厚的生活感受。

    他画的这些鸿篇巨制,如为洪山礼堂创作的《武当山》《三峡大坝风光》,均为四张丈二宣纸拼接的高580cm×宽365cm大画。2006年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张军与施江城合作的《高峡平湖图》,过五关斩六将,入选国家近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成为湖北省入选该项目两件作品中的其中一件。2009年张军与施江城,应中国国家博物馆之邀,再度合作创作大幅山水画《三峡大坝合龙》巨制,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的永久性展品。

    画家张军对“精气神”的不懈追求,应与张军长期师从以中国画创新著名的周韶华先生相关,与一般中国画师徒授受、形迹相传不同,周韶华先生对学生的影响更多地在艺术气质与艺术精神。所以张军也从来没有简单地用老师的样式去进行创作,而是师其心,师其意,他将自己挑战的对象确定为山水画巨制,力图表现宏大壮美的自然空间。

    还是他的导师韶华先生说得好:“张军好像站在万山之巅,高空之上,俯察万类,有一种宇宙意识在观照大千世界,正是因为有‘胸中藏宇宙’的艺术气场,所以才能‘笔下走风雷’。”


李瑞洪 画家、评论家,在艺海里荡起理论与实践的双桨。


   (编辑:禹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