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底线谁也不许碰,百亿项目欲进禁区遇“红灯”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18日讯 武汉是国内第二个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城市。早在2015年,武汉市就在全市范围内为生态安全格局划定“铁线”,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明文规定,河流、湖泊、水库、湿地、重要的城市明渠,以及坡度大于16度的山体等五类地区为生态底线区,严禁开发建设。

“基本生态控制线不是停留在规划纸上,而是在一系列严格措施下加以落实。”市规划研究院首席规划师肖志中介绍,2016年,《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管控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从而实现了对生态空间的制度化管理。

肖志中感叹,管理条例实施以来,生态底线不可能突破这一点,已经形成了共识。我市划定的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1814平方公里,仅允许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生态型农业设施、公园绿地及必要的风景游赏设施等4类项目进入。过去几年来,通过严格的审查,做到了不符合准入要求的项目零审批、零进入。

诸多的事实印证了这一点。省直某单位申报建设项目时,相关部门发现该项目拟建范围位于生态底线区内,不符合准入条件,立即向省里汇报,得到大力支持,表示应严格遵守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有关规定。最后,该项目另行选址。

一个百亿产值的大项目,也没有开“绿灯”,该项目选址时部分配套设施在生态控制区的范围内,如果就此落地,势必影响生态控制线。最终,艰难抉择,守住保护线。

(长江日报记者王亚欣 黄师师 李佳 见习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向丽华 张淑倩)

【编辑:金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