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4000公里的“生死营救” ,武汉援疆医生刚下飞机直奔手术室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5日讯(记者黎清 通讯员邹亚琴)按照“鄂博双百医生手牵手工程”安排,跨越4000公里,开展为期一周的短期援疆工作,5月16日下午4时30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新一批援疆3人医疗队刚下飞机,就收到紧急求助电话,还没来得及休整,就开展了一场生死营救,直到深夜11时36分。

“王教授,您到哪里了?现在有一位手术患者正在抢救,急需您的帮助!”16日下午新疆博州机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王鄂友副教授刚下飞机,就接到博州五师医院手术室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

“不去酒店入住,直接去五师医院,去手术室!”患者生命危在旦夕,3名医疗队员当机立断更改行程,王鄂友抓紧在车上赶紧了解病情。原来,这名患者刚刚在全麻下实施了肾结石碎石取石手术,术后麻醉复苏期间,突然出现持续的低血压、心率紊乱症状。五师医院手术室麻醉科正在采取应对措施,但病情比较棘手。

“尽量稳住循环,稳定血压。”初步了解病情后,王鄂友依照以往抢救经验,抓紧交代抢救要点,一边催促司机,“快一点,再开快一点!”


麻醉科王鄂友副教授手术中。

17时18分,汽车抵达五师医院,王鄂友下车直奔手术室。此时,患者的心率每分钟只有40次,血压下降到75/45毫米汞柱,面部肿胀、肢体冰凉,处于循环衰竭的危急状态。

王鄂友戴上听诊器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指导超声科医生紧急进行心脏彩超,手术室护士急查血气分析……通过一系列检查,王鄂友判断,患者是术中发生罕见的速发型过敏反应,从而导致心脏功能紊乱。

找准病因后,王鄂友下达一系列医嘱:配置血管活性药物和极化液,稳定心脏功能;采取扩张周围血管、缓解血管痉挛等措施,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按照武汉专家的指导意见,五师医院救治团队每隔1~2分钟为患者推注药物,并根据患者病情不断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配比。经过近6个小时的抢救,患者血压提升,心率、尿量的状况也逐步恢复,生命体征终于平稳。

此时,已是深夜11时36分。

抢回患者生命后,王鄂友又与该院重症医学科、功能科、手术室麻醉等专家进行病情讨论,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观察。王鄂友还与患者家属详细沟通,得到他们的理解和信任。患者儿子紧紧握住王鄂友的手,“是湖北专家救了我父亲的命!”

援疆眼科贺涛教授手术示教和临床实践带教。

据了解,从1999年开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先后派出近50名专家参加湖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分别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博州人民医院、博州五师医院等4个受援点开展医疗援疆工作,并于2019年协助博州五师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得到了当地医疗同行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也为当地留下了一支“不走的湖北医疗队”。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