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品鉴黄鹤楼,参观未来“中国数谷”:《认识武汉》始于课堂终于实践

学子们在黄鹤楼下留影

由市委宣传部、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武汉轻工大学联合开设的《认识武汉》公选课于12月14日进行了课程收尾环节:100多名来自武汉轻工大学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学子,在有序地组织下先后参观黄鹤楼和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中金数据武汉云计算中心,他们通过眼看、耳听、手触的实践方式,更加直观地“认识”武汉,用心灵触碰武汉的历史与未来。

在黄鹤楼下,当解说员询问鹅池旁的书法“鹅”字取自哪位书法大家的墨宝时,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喊出了“王羲之”的名字。原来,早在第5次《认识武汉》的课堂上,黄鹤楼总设计师向欣然就为学子们讲述过黄鹤楼从选址到修建完毕的一系列故事,因此学子们在参观游历时对各个景点如温习功课般轻松。

从黄鹤楼南门拾级而上,沿途经过搁笔亭、崔颢题诗图、千禧钟等景点,当解说员提到唐代诗人崔颢、阎伯理、王维、李白等著名诗人写作的黄鹤楼诗句时,学子们都对答如流,大三学生徐小悦说:“之前上《认识武汉》公选课第四课时,王兆鹏老师曾经带我们领略了黄鹤楼的诗文化和传说故事,今天看到这些题字和诗句感到分外亲切。”

来到铸铜黄鹤处,眼尖的同学还发现一块“黄鹤楼重建工程”纪念牌,触摸着上面“建筑设计——向欣然”的字样,学子们仿佛回到了数十天前的课堂,大二学生龙宇说:“回想起向欣然老师为我们授课时的场景,再结合当下我们参观的过程,感觉自己也融入了武汉,成为武汉历史的一部分。”

登上黄鹤楼顶层,飞架南北的长江大桥和滔滔江水尽收眼底,长江主轴就在眼前。学子们三两做团,极目眺望长江远处,对武汉以长江为轴的规划发展思路纷纷点赞。

位于临空港大道的中金数据云计算中心,是学生们实践课中感知临空港的一个参访点。

一座4000平方米的玻璃建筑引来学子关注:“这个大玻璃匣子就是武汉云计算中心?”“没错,虽然只是一个临时机房,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建筑,里面是国内最大的集装箱数据中心,装载着2000多台服务器,拥有3万核vCPU、60TB内存、10PB存储空间,服务于武汉城市云,堪称‘武汉大脑’。”

中金数据如何服务城市?工作人员举了个例子,8月31日在武汉体育中心举行的俄罗斯世界杯亚预赛决赛阶段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主场比赛,为确保观众入场安全的人脸识别系统,所有的数据传输和识别、反馈功能,都是通过该中心实时完成。活动现场各个入口的监控录像数据传输到此,计算机自动与人脸识别库进行对比识别,但凡有不利于社会安全记录的人,在数秒内会被系统识别,并将信息反馈到活动现场,触发示警装置。

随着工作人员的介绍,学子们了解到,这仅仅只是中金数据在临空港设立的过渡数据中心。未来,为打造中国数谷,临空港将建成近30万平方米的超算中心、超算平台、武汉城市云和多个大数据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听到这里,轻工大学子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围住工作人员询问:“如何才能到这里工作?”“我学的不是电子信息专业,可以来应聘吗?”中金数据工作人员详细向轻工大学子一一解答。

认识武汉,了解武汉,一门课程开启一扇大门,现在的学子就是今后的贤才,本次《认识武汉》公选课,成为武汉临空港经开区落实“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工程”的又一亮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