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拣社会痛处蹭知名度的“赵立新“们,必须付出代价|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

4月2日,演员赵立新在微博发问“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什么没有抢走故宫里的文物并且烧掉故宫?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引发义愤。3日凌晨,赵立新发布《致歉声明》,声明“坚决并且强烈谴责英法联军、侵华日军在历史上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希望“大家能够原谅我包容我,并继续支持和监督我”。

赵立新4月2日的微博是什么意思,目前是有争议的。从字面意义上讲,是两个连续设问句,并没有明确答案,似乎有点“求教于方家”的味道。如此则赵立新并无恶意,似乎是有些网友过于敏感。但正如很多人已经指出的,日本人占领北京期间绝不是没有抢故宫文物,实际上也是劣迹昭彰,赵立新的设问歪曲了历史事实。

对历史有点无知也是可以理解的,由困惑到不惑,本身就是一个求知的过程。考虑到赵立新本科就读于中戏,在俄罗斯全苏国立电影大学获硕士学位,他如果对日军占领北京的历史缺乏了解,那也完全可以查阅资料解惑,相关资料在网上是现成的。

或许历史认知上的不足有时候也是可以原谅的,关键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公众人物往往在社会上有着广泛影响。演员赵立新的微博账号显示其有700多万粉丝,这就意味着其每发布一条信息都会产生很大的传播效应。如果赵立新对日本占领北京的历史有所不解,完全可以放在心里,然后悄悄查阅资料以求答案。故意在微博上耸动听闻地设问,反而偏离了求知之道。

在演艺界,就是有些人总想着博出位、博出名,至于如何达到目的,他们会不择手段。演员赵薇2001年有一个“日本军旗装事件”,事后证明,此事件最初是赵薇与《时装》杂志社时任总策划邹某所策划,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公愤。赵薇发表了公开致歉信,但不温不火的她也的确因此暴得大名。这种出名法,实际上就是给公众一个悖论:不管人们反应是正面还是负面,只要不得不关注了,当事人就出名出定了。

这样博出位显然是不道德的,一方面,当事人是以挑战某种底线博出名的,另一方面,当事人陷公众于怎么回应都必输的困境。赵立新声称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却没抢故宫文物,一旦公众回应了,他“上了头条”,公众得了道歉,但出名的终究是赵立新。

现在我们缺的是一种道德惩戒机制。对于有些不道德行为,社会不能仅限于道德义愤与谴责,采取适当行动也是必需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律的底线,突破底线,等于失去从业资格。像好莱坞,如果艺人发表反犹、种族歧视等不当言论,就有可能遭封杀,如巨星梅尔·吉普森因反犹言论被封杀10年。专门拣公众痛处蹭自己的知名度,必须付出代价。

一个有坚守核心价值的社会,必须让冲撞核心价值的人长记性,让他们懂得尊重人并学会自尊。否则有人就会学会“君子可以欺以其方”,通过挑战社会底线、挑衅公众情感,达到自私的目的。

【编辑:彭向东】

(作者:杨于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