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姜子牙走了”,蓝天野曾在武汉捧得中国话剧最高奖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8日讯(记者万旭明)8日下午,“七一勋章”获得者,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导演艺术家蓝天野,因病在北京离世,享年95岁。他是观众记忆中仙风道骨的姜子牙,是《渴望》中温文尔雅的父亲,更是话剧舞台上无数经典剧目和角色的锻造者。而让武汉观众难忘的是,2012年12月,蓝天野曾在武汉捧得中国话剧领域最高奖项“金狮奖”的荣誉奖。2015年,他更以88岁高龄在琴台大剧院登台演出。

10年前在汉捧得“金狮奖”:被激励着提枪上马

得知蓝天野离世的消息,无数网友哀悼“最好的姜子牙走了”。其实,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后的第一批主要演员,蓝天野在话剧舞台上还创造了许多经典角色,如《茶馆》中的秦仲义、《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蔡文姬》中的董祀等。仅仅《茶馆》一剧,他就演出了300余场。就连“蓝天野”这个名字,也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前,依照党的指示进入戏剧界时取的化名。

为了表彰蓝天野在话剧舞台上的贡献,2012年12月,中国话剧金狮奖将“荣誉奖”颁发给他。那一年,金狮奖首次走出北京,来到武汉举办。蓝天野提前两天就专程赶到武汉。他拄着拐杖走上舞台,说道:“我今年86岁,在舞台上演出了68年,今天在长江边上领到这个奖,我应该感谢所有人,让我在这个年纪还能被激励着提枪上马,为话剧做点事情!”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他还惦记着:“现在的人艺是濮存昕、宋丹丹这一辈儿顶着,但是他们也快退休了,要紧的是比他们更年轻的演员能不能出来。现在大多数青年演员都在接影视剧,希望他们每年都还能返回话剧舞台演几部戏,成为话剧舞台上新的‘顶梁柱’。”

不在乎名利双收,在汉强调“为艺术体验生活”

2012年在武汉与蓝天野同台领奖的许多演员,都在影视界风生水起。蓝天野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工作重心却始终在话剧。捧得“金狮奖”时,他仍欣慰“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他曾说:“社会上总有人说我们没有赶上好时代,我们这一代不如下一代名利双收。可是,我25岁时进入北京人艺,是在曹禺、老舍、郭沫若、田汉等中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家的带领下从事话剧演艺事业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非常幸运。”他还表示:“正是有一代又一代观众爱话剧,我们才能一直演下去。”

相比名利,蓝天野更在意的是演员在表演中的修炼。还是在武汉,他毫不留情地对年轻一代演员提出“批评”,直指他们没有为艺术体验生活。那时他依然清晰地记得,1958年北京人艺排演《茶馆》时,全剧组就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去北京城里的茶馆里,找三教九流的人聊天。

从事话剧行业之初,蓝天野就非常热衷于体验生活。“你胸中装了多少生活、多少人物形象,也许有天给你一个角色,就用上了。”为了表演,他曾去到水泥厂里,并不是站在一边观摩,而是亲身投入进去。在烧制水泥的转炉出现故障时,他还要求与工人师傅一起,穿着石棉服、裹着湿透的棉被,进入极高温度的炉子里,用钢钎击打水泥。

年近九旬仍来汉演出,“我的归处是舞台”

蓝天野曾说:“我的归处是舞台。”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早在1987年,蓝天野就已离休。但他在耄耋之年,仍然活跃在舞台上。

2015年11月,话剧《冬之旅》来到武汉琴台大剧院连演两场,蓝天野登台演出。时至今日,武汉剧迷仍记得他的精彩演绎,早已是满头银发,一登上舞台却丝毫看不出快90岁的高龄,台词依旧铿锵有力,表演依旧自然传神。可到了剧场外,与剧迷偶遇时,他又总是和和气气地笑着。

2020年,北京人艺四代演员同台再现经典作品《家》,蓝天野以93岁高龄再次登台。得知蓝天野要出演,还将第一次演绎反派角色,不少剧迷打听着“蓝老师演哪一场?”没想到,他演了每一场。而这是一台长达3个半小时,要演11场的大戏。每一次,蓝天野下午5点多就抵达剧场,动手给自己化妆,演出结束回到家中已是午夜12点。

不仅坚持演,他还坚持导。2015年,他再次执导了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的代表作《贵妇还乡》。2021年,由他执导的历史剧《吴王金戈越王剑》在北京复排演出,他还计划排演一部曹禺的剧作。

更多阅读:

“姜子牙爷爷”走了,享年95岁!网友泪目:童年回忆,传奇一生

【编辑:郑晓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