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湖微书房”开进车都企事业单位,和全市联网可通借通还

设在武汉开发区检察院内的“汤湖微书房”  记者邓志鹏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23日讯(记者邓志鹏)足不出户,就能共享武汉图书馆上千万册数字图书资源和300万册图书。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总工会与武汉图书馆联合打造,首个“汤湖微书房”在区检察院正式开馆,今年内还将在全区八大产业园区遴选十家企业共建“汤湖微书房”,未来,区内22万产业工人不需走出企业大门,无须任何费用,就可徜徉书海。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区检察院专门开辟了一块办公区域作为“汤湖微书房”,2000余本藏书全部由汤湖图书馆提供,并会根据阅读需求定期更换,院内职工可以通过全市通借通还系统借书还书,也可以下载数字藏书到手机上随时阅读,非常方便。

早在2016年,武汉开发区职工活动中心就在全市率先引入武汉图书馆、江汉大学美术馆和市演出公司等三大专业文化机构,给全区产业工人提供文化大餐。三馆由这些市级专业文化机构运营,区职工活动中心支付1000万元托管费用。业内人士估算,图书馆、美术馆和戏院要达到市级以上规模,吸引数十万市民参与,每馆至少需要30多名员工,运营费用均不低于1000万元,这相当于用1000余万元撬动3000万元的社会服务。花一份钱办了三份事,这个项目三年多来曾四次获得国家级荣誉。

“汤湖图书馆自从被武汉图书馆托管后,读者非常踊跃,周末更是座无虚席,不少小孩干脆坐在地上读书。”武汉开发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征霞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说,“全区22万产业工人,70%在35岁以下,读书热情高。继市级图书馆资源与区级共享之后,微书房将这些资源再输出再辐射,下沉到企业机关一线,不增加投入,将政府购买的存量服务变成增量服务。”

医护人员工作忙碌,协和医院西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熊占路说,微书房相当于免费把市级图书馆搬到了医院,医院职工既可调阅专业书籍增加知识,又可以闲暇之余读点小说放松身心,期待医院的微书房能尽快建起来。

专家表示,如果说过去是用1000万元撬动3000万元的社会服务,那现在则是用百万预算撬动上亿元的社会服务,可以说是用市场方式把政府效能发挥到了极致。但需要提醒的是,光把图书馆搬进企业机关是不够的,只有在职工中培养出爱读书的氛围,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社会服务效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