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医生瞿引:在非洲大地彰显中国医生的使命与担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8日讯(通讯员夏涛 张山林)日前,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瞿引,通过微信和同事分享了8个月援阿的工作生活经历。去年9月,他作为中国第27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马斯卡拉医疗分队的队长,挥别妻儿,远赴遥远的非洲,踏上援外的征途。

穿着防护服工作的瞿引。

瞿引到达马斯卡拉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语言不通。阿尔及利亚是法语系国家,虽然在国内经历了法语培训,但刚开展工作时,瞿引更多的还是靠表情和手势在沟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瞿引每天都随身携带笔记本,遇到不熟悉的单词就记下来,再用翻译软件进行学习,有不懂的问题就向当地同事和翻译请教。一段时间后,瞿引的法语进步很快,与患者和同事的沟通也顺畅起来。

中国医疗队向马斯卡拉妇产医院及马斯卡拉新冠治疗中心捐赠医疗物资。

非洲国家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疗技术、器械设备落后,缺医少药更是常态。到达驻地后,中国医疗队向马斯卡拉妇产医院及马斯卡拉新冠治疗中心捐赠了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吸痰器、可视喉镜等一大批医疗手术器械及配套设施。看到崭新的医疗设备,当地政府及医院非常激动:“感谢中国政府,感谢中国医疗队,祝愿中阿两国友谊永存。”

在马斯卡拉妇产医院,医生很少,麻醉医生就更少了,整个医院只有瞿引一名麻醉医生。医生虽少,但患者很多。瞿引几乎包揽了所有手术的麻醉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为挤出时间救助更多的患者,瞿引和队友们24小时轮流值班,随叫随到。

瞿引在为患者进行术前麻醉。

阿尔及利亚是一个以胖为美的国家,在这里超过200斤的孕妇比比皆是。有一次,一名体重超过300斤的孕妇需要剖宫产,由于患者体重太大,传统麻醉体位根本无法配合,当地医生找到了瞿引。在充分沟通和仔细评估后,瞿引指导患者以坐着的方式完成了麻醉。麻醉成功后,手术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当地同行纷纷为这位中国麻醉医生欢呼喝彩。

来到异国他乡已经8个多月了,谈起家人,瞿引言语间难掩思念:“平时只能通过视频和家人聊天,儿子刚上小学,总想问问他适应得怎么样,但是工作太忙了。”瞿引表示,援非期间除了感谢家人的支持,最感谢的还是医院的领导和科室的同事,“去年春节,党委书记朱文成、院长魏伟、纪委书记邓小容专门去我家慰问,让我非常感动也很安心。有了医院和家人的支持,我一定会顺利完成援助任务”。

瞿引深情地讲道:“作为一名中国医生,能参与援阿工作,我深感荣幸,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为阿尔及利亚人民解决一些实际的医疗问题,为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非洲大地上,彰显我们中国医生的使命与担当。”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