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3日讯(记者谭芳 通讯员李沛)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市,随之而来的,是对相关人才的迫切需求。12月2日下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双碳领域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进行战略合作。
12月2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现场。徐志持 摄
当日仪式上,中南大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签署了 《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碳交易与碳金融研究中心揭牌。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曾庆祝,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中碳登工作专班总监张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副校长邹进文等出席仪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碳交易与碳金融研究中心揭牌。徐志持 摄
据悉,双方将在基于各自优势以及专业领域的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就低碳领域人才培养、低碳领域能力建设培训和评价考核、双碳领域多学科研究平台、创新性领域等方面达成全面合作战略框架。双方尤其关注人才培养这一部分,具体培养方案将由中南大金融学院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商定安排。
杨灿明校长感谢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对学校的关心支持。他认为“碳达峰、碳中和”奋斗目标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他希望双方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在双碳领域人才培养,多学科研究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曾庆祝表示,各部委正着手构建服务双碳目标的人才培育体系,公司也在配合人社部搭建碳资产管理师认证体系。期待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务实合作,在碳达峰碳中和理论研究工作、人才培育等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效。
“我们现在急需更多懂双碳的人才。”张杲说,目前双碳领域人才缺口较大,碳交易的各个环节中,对相应专攻人才都有很大需求。此外,双碳工作涉及到得专业学科广泛,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如碳金融涉及金融专业,碳会计涉及会计专业,碳立法涉及到法学专业,碳定价涉及经济、金融专业,碳监测和碳核查涉及计量和审计专业等。
记者观察到,目前,我国已有数个城市推出了面向双碳人才的培训课程,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
“我们致力于作出更大的努力,培养碳交易和碳金融人才。”庄子罐是今日新揭牌的碳交易与碳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他告诉记者,学校不仅会在碳交易和碳金融的科研上发力,还计划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一起研发专业课程,新增碳交易和碳金融方向专硕研究生培养。
【编辑:付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