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记者连线北京:奥运后老北京变身“hello Beijing”

编者按:在武汉举办军运会之前,国内不少大城市也曾举办大型赛会。比如,北京2008奥运会,广州2010亚运会,深圳2011大运会,南京2014青运会。从经验来看,通过举办大型盛会,这些城市在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方面都迎来了一次升级蜕变的宝贵机会。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分别连线了这四个城市当时办会专家、工作人员和全程报道者,看看这四城都经历了什么——知名度如何疾升,竞争力如何跃进。

连线城市:北京 2008年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连线人物:丁伯成 曾任北京奥运会场馆运行副主任兼秘书长,申奥办高级顾问

丁伯成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28日讯(记者李尔静)北京奥运会改变了世界对北京、对中国的看法,城市发展上了一步台阶,市民气质也有了显著提升。从那以后,北京的名号,在世界上叫得更响了。

最大收获是文明素质的提升

为了举办奥运会,北京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做了巨大的修缮与更新,但奥运会带给北京的更大价值,其实,是看不到的精神文化。

说到北京奥运会,就不得不提志愿者精神。当年,志愿者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全民参与度非常高,也让志愿者成为了北京奥运的一张名片。奥运会后,外地游客来北京游玩,或者有企业到北京咨询,市民的态度都很热情,应对起来得心应手。市民的形象变好了,城市的形象自然也就变好了。

奥运会带来的最具代表性的文明进步,毫无疑问就是排队。

现在到北京,不管是乘坐地铁还是公交,都可以看到大家有序排队,有些小商铺的门店前,也是排着整齐的队伍。这些习惯,都是在准备奥运会的阶段中,一点一点形成的。

健身热经久不衰

如今健身已经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真正追溯起来,全民健身热,正是从北京奥运会开始的。在奥运会的筹备阶段,经常可以看到北京市民在街道的乒乓球台上,一展“国球”风采。北京奥运前后,健身热逐渐在全国蔓延开来,一个典型的例子,北京奥运之前,跑马拉松的市民寥寥无几,现在,北京马拉松已成为了北京人“必争之地”。

我一直住在北京,奥运会前后北京市民的变化,我感受得非常真切,不得不说,整个文明程度,确实有了明显提升。

奥运遗产成为城市新地标

“奥运遗产”中,最著名的要数鸟巢。鸟巢是为办奥运会而建,奥运会后,鸟巢摇身一变,成为文艺演出中的顶级场所,不少歌手都以在鸟巢举办演唱会为荣。赛后,鸟巢还自主运营了冰雪品牌“鸟巢欢乐冰雪季”,广受北京市民的欢迎和认可。2018年春节期间,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这个公认的消费淡季,“鸟巢欢乐冰雪季”竟然接待了一万多名游客。

与鸟巢齐名的水立方,也被充分利用。

赛后的水立方,除了承担比赛和演出,还成为了市民的戏水乐园和健身俱乐部。目前,水立方已经建成为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嬉水乐园,也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鸟巢、水立方两大“巨头”之外,还有不少亮点。

比如,当年奥运村的临时停车场,将在冬奥会到来之际“升级换代”,成为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的奥运村。即将于2022年举行的北京冬奥会,所有冰上项目中,12个场馆里,有11个都是奥运会留下来的。

相关链接

长江日报记者连线广州:亚运会出了个小蛮腰,重新定义广州城

长江日报记者连线深圳,从大运会,世界认识了不一样的深圳

长江日报记者连线南京:青运会让古城南京年轻起来

【编辑:刘思】

(作者:李尔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