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挖山工”,今成“补山人”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29日讯(记者汪峥)截止到4月底,位于武汉蔡甸奓山街的龙霓山已完成山坡复绿工作,这座曾因采石而荒芜的山体,重新披上了青绿色的外衣。目前,龙霓山已完成500余亩山体复绿。当地村民们说:“以前夏天太阳强烈时,山上光秃秃的石头,反光得刺眼,现在种上树了,满眼绿色,看着都舒服!”

曾经的采石荒山。

曾经靠山吃山以采石为业

中原村位于蔡甸区九真山脉分支龙霓山脚,紧邻沪渝高速,辖区内山脉长约1200米,设有中原采石矿区,高峰期矿区内采石场多达30余家。

62岁的中原村村民曾少友自小参与采石。2002年,从就职企业离职的他,回到村里开设了中原第十采石厂。一台挖掘机,配上碎石设备,一家采石场就此开起。繁荣采石业,为中原村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益。上世纪90年代,仅依靠30余家采石场上缴的利润,中原村每天集体收入达30余万元。

有数据显示,2000年以前,武汉市内50%的建筑石料和80%的建筑石灰,均源自蔡甸。该区曾有采石企业300余家,至2014年,才逐步全部关停。“蔡甸的石头,为武汉城市建设做出了大贡献。” 蔡甸区园林和林业局造林绿化科负责人张泽雄说。

山体修复后的龙霓山。

曾经“挖山人”成为“补山人”

经过数十年开采,原本与九真山同样葱郁的龙霓山,一度成为草木不生的荒山。村民们逐渐发现,被采石掏空的山体是如此难看。“许多人到风景区旅游回来,看到家门口的荒山,觉得反差太大了。”从沪渝高速上远远见到,一片翠绿中,龙霓山如同异样的黄斑。

2005年时,曾少友主动关停了自己的采石场。此外,随着机械化的发展,采石场对人工的需求越来越小,中原村的村民们,也逐渐告别采石业。

2013年,蔡甸区启动龙霓山破损山体修复工程,此时,曾少友也加入了山体治理复绿工作。由一名曾经的“挖山人”,变为“补山人”。谈及为何参与这项工作,他说:“我是当地人,曾经在这座山开过矿,熟悉这座山,也有机械设备便于施工。”与曾少友类似,中原村的村民周才江也参与了蔡甸区的山体修复。有人称,古代有女娲补天,这些以前的挖山人,如今也好似补山的“男娲”。

山体修复后的龙霓山。

山体治理带动当地经济转型

曾少友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龙霓山的一座山头——约80米高的山头“黄金洞”。经历过大量开采的山体普遍陡峭,外形破损,因此修复山体主要包含两个环节:削坡整形回填矿坑,重塑山体造型,以及敷设土壤复绿,重建山体生态,为植被提供存活空间。

与简单采石挖山相比,修山并不容易。2014年,曾少友参与黄金洞的山体修复。由于山体结构特殊,黄金洞时有泥石流和山石垮塌发生。

在黄金洞山头的脚下,是2014年回填矿坑平整土地后建立的中原工业园区。截至2019年,龙霓山及周边地区修复并复绿山体500余亩,并通过回填矿坑,平整了土地近千亩。良好的山体治理效果,也让园区投资者们更加安心在此经营。目前,工业园内引进企业5家,为中原村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高峰时期,有近200名村民在工业园打工。而今年军运会的射箭比赛场馆,同样建立在龙霓山周边的回填矿坑之上。

修复三年山体可复绿

2018年底,负责山体复绿施工的曾祥华,在曾少友完成山体整形后,带领着自己的同伴,进山开始敷设泥土,进行苗木种植。曾祥华说,天气状况良好时,他们每天能喷洒300平方米的山体。

经曾少友的整形,黄金洞山坡更加利于泥土和植被附着。据张泽雄介绍,这些混合有乔灌木种子的土壤稳定在空旷的山坡,半个月左右就能长出青草尖,1年后灌木可长至1米多高,三年时间,山体即可全部见绿。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黄金洞的大部分山体已经完成土壤敷设,绿色的无纺布薄膜覆盖着近日刚刚铺上的土壤,薄膜下的小草经过春雨,已冒出了1~2厘米长的青苗。

目前,武汉市各远城区均开展山体修复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蔡甸区已累计复绿山体2500余亩,十三五期间还将修复破损山体1536亩,涉及17座山体,江夏区亦在十二五期间将20处破损山体纳入修复范围,并将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全部修复工作,黄陂区则将在今年10月完成1228亩的山体复绿任务。

在龙霓山山脚的村委会门前,周克祥看着葱郁的山顶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中原村许多搬入市内居住的村民,现在常会趁着周末回到村里踏青。“比起十年前,这里舒服多了,山里有树,才更像一座山。”

【编辑:彭向东】

(作者:汪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