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教师支教故事《逐光的孩子》获国际儿童文学奖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2日讯  近日,第33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结果出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舒辉波的长篇小说作品《逐光的孩子》斩获年度图书(文字)奖。此前,该作品还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这让一段已遥远的支教故事又进入大众视野。    

主人公“苏老师”从武汉前往神农架,担任农村小学支教老师。有读者评论:“书中不仅写出了支教老师、乡村教育给山区孩子带来的希望,也写出了孩子们为了摆脱困境、改变现实的乐观心态与昂扬斗志。”    

而“苏老师”的原型,是曾因在神农架支教七年而被广泛报道的全国优秀援教教师范献龙。 

他们是同事,也是扶贫攻坚同路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舒辉波(右三)在颁奖现场。

舒辉波和范献龙同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老师,又同样心系乡村教育,两个心怀理想主义的青年人惺惺相惜。一个是讲述者,一个是书写者,他们用共同的经历和情怀,将乡村支教写成诗一般的故事。

舒辉波曾担任过十余年的电视编导。他在工作中了解到,每年都有许多刚毕业甚至在读的大学生志愿者,放弃城市优渥的生活环境和就业条件,选择到乡村支援教育,这让当时的他印象深刻。

后来,他转型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和儿童文学作家,自己也加入支教大军,先后前往湖北、四川、云南、新疆等多个偏远小学支教和调研。而他的身边,每年也都有大批同事和学生前往全国各地支教。

“这群人在最好的年华扎根乡村,背后的故事是非常动人的。记录他们的青春身影,一直是我的心愿。”

2018年,有出版社希望他以脱贫攻坚为大背景,写一部讲述年轻志愿者教育扶贫主题的作品,舒辉波当即答应,并开始对投身支教事业的师生进行广泛采访,其中便包括范献龙。

他不仅将范献龙视为伙伴,更是支教路上的“榜样”。经过多次对谈,舒辉波心里有了底,“故事的原型有了。”    

“范老师是这本书的精神光标”

范献龙当年支教留影。

2004年7月,范献龙从中南财大法学专业毕业后,主动请缨参加湖北省首届“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从武汉来到偏僻的神农架林区下谷坪民族学校从教,一待就是7年。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求学路上得到很多老师的无私帮助,正是这些帮助,我才有今天。我一直想找机会报答国家和社会。在神农架,我有了这个机会,也找到了回报的方式。”

范献龙说他所支教的下谷坪乡是湖北最偏僻的地区之一,生活条件很苦。当时的学生们都是自己背着大米来上学,用饭盒在校内蒸饭,其中大多数吃的是自家腌制的咸菜。

七年里,他翻山越岭、走村入户,累计步行四千公里以上,对数百户山村学生家庭进行家访,最远的一次,往返走了22公里。一次雪天家访,他脚下一滑从山上滚下,所幸深达半尺的雪托住了他,艰难爬起后,他拍拍身上的雪继续前行。而为了避开山间野兽,他习惯沿着溪流走。

范献龙当年在支教路上。

他还和同伴四处奔走,拉来30万元的捐款和捐物,22位贫困生得到“一对一”帮扶和资助。神农架一民营企业为其精神感动捐出100万元给当地政府,帮助其设立“范献龙助学基金”。

听完故事,舒辉波想到“逐光者”这个词。“写作时,我常常想起他微笑的脸和眼睛里的光,我喜欢他的真诚、坦荡和天真——这也是采访时他最打动我的地方。”

他写道:“他们传递心中的火把,把光和热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照亮更多的人。他们追逐着光,自己也成了光。”

经过半年多的创作,《逐光的孩子》最终成文,并于2020年正式出版。“书里的故事和范老师的真实经历不完全一样,但范老师是指引全书的‘精神光标’。”

“这本书圆了我的梦”

看到作品之后,范献龙百感交集,直言“这本书让那段珍贵的支教经历得以记录与保存,圆了我的梦。”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己在阅读本书时,有一种深深的共情感和代入感,书中很多细节将他带回了那七年艰辛又难忘的支教时光。

2011年结束支教后,范献龙曾多次回神农架探望。作为原型的神农架林区下谷坪民族学校发生巨大变化。校内新建起教学楼、学生宿舍,卫生间从沼气式变成水冲式,操场从水泥地变成塑胶跑道。

而他的学生们在大学毕业后,大多回到家乡,有的当老师,有的进政府部门,还有的自己开办民宿或者进了旅游公司。

一本书,把两个心系农村教育和儿童成长的青年连在一起。今年夏天,范献龙和舒辉波原本准备一起去一趟神农架,把书给老朋友们送过去,后来因疫情防控原因没有成行。“这是我们一定要实现的约定,一起去看看新的故事。”(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谭芳 通讯员卓张鹏 杨倩文 王幸凯 陈华靖)

【编辑:邓腊秀】

(作者:谭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