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入园难、入园贵”?中国教育报聚焦武汉学前教育成果


《中国教育报》大篇幅聚焦武汉学前教育成果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5日讯(记者刘嘉)5月5日,《中国教育报》大篇幅聚焦武汉学前教育成果,总结武汉扩容增量、构建区域协作、提高保育质量等方面做法,推荐武汉经验。(武汉:绘满“民生答卷”的幸福底色

自201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以来,武汉市如何破解入园贵、入园难、园所差距大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近年来,武汉市通过提高公办园的数量和比例,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打出建公扶民、扩容增量组合拳,使得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数量增至1189所,占全市幼儿园总数近八成。

武汉调整了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起配标准,由原来的1500户下调至1200户、15万平方米下调至12万平方米;新建普惠性幼儿园用水、用电按居民用水、用电价格执行;对幼儿园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近年,武汉市作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以上”的民生承诺,通过调整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起配标准,完善各区政府主导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住宅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使用情况专报制度,推动开发商同意移交、已移交数量持续双增长。

除住宅区配建外,武汉市还采取征地新建、闲置资源改建、现有资源改扩建等方式,加大公办园规划建设力度,近三年累计扩建公办园100所,新增学位2.1万个。同时加大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扶持力度,按照一级及以上幼儿园每生每年3000元、二级幼儿园每生每年2400元、三级幼儿园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使得普惠性民办园数量增至804所,惠及幼儿15.65万人。

为守住学前教育的质量底线,同时避免出现“抢跑”现象,武汉市推进了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如江汉区在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卫生保健、夯实保教常规、畅通家园连线、强化动态监管方面具体设置了25条规定,并通过“省市示范园为核心—带动市一级园—捆绑民办园”的运作轨迹,确保办园行为规范与质量优化,最终实现全区等级园数量接近100%。

近年来,武汉市还建立了幼儿园教师队伍培养和补充机制,实行教职工分类管理,科学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和用工额度,专任教师从不足9000人增加到近2万人。此外,武汉市加大系统培训力度,安排1.8万名幼儿园教师参加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架构适应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为幼儿健康成长聚智聚力。

【编辑:祝洁】

(作者:刘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