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维修不停工,京广线第一阶段集中修今天收官

在丹水池车站,武汉桥工段江岸西线路车间的数十名工人在“天窗点”内抓紧施工。 记者 任勇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14日讯 长江日报记者从武铁武汉桥工段获悉,5月14日京广线第一阶段集中修迎来收官。中午记者来到了丹水池车站,探访现场施工。

中午12点多,天空下起了中雨,武汉桥工段江岸西线路车间的数十名工人穿着黄色防雨工服、拿着设备冒雨陆续来到轨道上,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3点,随着施工“天窗点”的到来,工人们齐齐上到丹水池车站17号和13号道岔上,拿着铲子和锤头互相配合,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钢轨上不断发出“呯呯砰砰”的击打声。

在丹水池车站,武汉桥工段江岸西线路车间的数十名工人在“天窗点”内抓紧施工。 记者 任勇 摄

江岸西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范进平介绍,今天主要工作是对道岔尖轨部分的滑床垫板进行除锈涂油,包括更换大小胶垫、处理滑床垫板表面锈蚀和油污、给尼螺栓和扣件涂油以及轨距调整,这四项工作一次完成,节省劳力提高效率。

长江日报记者现场看到,滑床垫板就是两侧钢轨与地面接触中间的一层长方形钢板,承受铁轨传来的压力。为了将它们取出,工人们费了不少的劲,卸扣件、抬轨道、锤头锤、钩子拉。

取出来后,整个垫板表面黑乎乎,沾满了油污污渍,工人拿起抛光打磨机进行除污,不一会儿,表面就恢复成了钢铁的本色,再将它们重新安装到铁轨下方,并调整轨距保证两条钢轨的间距都一样。

在丹水池车站,武汉桥工段江岸西线路车间的数十名工人在“天窗点”内抓紧施工。 记者 任勇 摄

“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为了防断和防胀施工时气温不能高也不能低;需要电务部门配合,确认道岔移动正常;更换小胶垫时,必须将整个垫板拆下来,拆卸和安装程序比较繁琐。”范进平介绍。

每次施工,工人们都要抢在“天窗点”内抓紧进行,这是铁路部门专门为施工预留的、没有列车运行的时间。“今天‘天窗点’就是90分钟,哪怕下雨也要继续施工,除非是暴雨让机器也无法运转了。”范进平说。

记者看到,还有数位工人在不远处进行线路捣固,人工用铲子来回将轨道里板结的石子铲出来,再换上新的石子,虽然天气不热,但每个人头上的帽子和背上的衣服全都汗湿了,汗水沿着帽檐往下直滴。

除了丹水池这个点位,还有多个点位同时在集中修,内容都有所不一样。武汉桥工段相关负责人介绍,京广线集中修每年有两次,今年京广线第一阶段固定设备集中修,从4月10日开始至5月14日,共利用30个大“天窗点”,对管内设备维修施工,让铁路运行更加平稳。

针对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以及点多线长等特点,武汉桥工段详细制定了每项施工方案,倒排计划,指定具体负责人,成立了施工指挥部及施工、质量、安全、材料运输等6个小组,投入1000余人,确保各项施工顺利进行。    

据悉,本轮集中修,武汉桥工段完成线路大型机械捣固245.12公里、道岔大型机械捣固57组、钢轨打磨105.8公里、双轨探伤481.85公里。(记者王谦 通讯员周清越 赵福武)

【编辑:祝洁】

(作者:王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