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地 | 中山公园十景小记

棋盘山水

(棋盘山)

公园大门右侧一座石山突兀而起,这便是一进公园便看见的第一景——棋盘山。

棋盘山本身面积只有400平方米左右,加上其南坡下的小池、小溪、小山、小岛,构成了中国庭院风格园林的经典模式,总共面积也只有2000平方米。

棋盘山用太湖石和片黄石堆砌而成。周边有六条石阶小道蜿蜒而上,山上高低错落,几许山峰跌宕有致。又由于堆山的年代久远,山上常绿树木郁郁葱葱,古藤缠绕,使山势石景平添一种莽莽苍苍的气象。在峰回路转之时,或有纹枰摆陈,或有铁塔迎面,或有山洞相连,最妙的是,有“啸谷流泉”的石碑立于潭边,山泉吐玉溅珠,清泉漫过潭沿,顺着小溪淙淙流向东边山崖直泻于山下的水池,激起串串涟漪,给人增添不少想象。

棋盘山上淙淙泉响,纹枰对坐,“山不在高”的佳句便油然而生。

四顾春色

(四顾轩)

从棋盘山北坡下来,迎面便是四顾轩。

四顾轩是1935年由吴国柄工程师设计的罗马式建筑,长方形,上下两层,全以长方形、正方形的花岗石镶嵌而成。以四顾轩为依附,墙体周围种植女贞、紫藤、木香,使其常年被绿色簇拥。以四顾轩为中心,周围有十几个呈几何图形式的花坛。花坛内均种植月季,每当花开之日,红花、白花、黄花竞相开放,群芳争艳,把四顾轩烘托得壮丽无比。

四顾轩南有棋盘山,北有茹冰小区,后二者均为中式庭院设计,西装夹在长袍马褂之中,怎竟无一点痕迹?原来,南边得益于棋盘山下的三个自然式的花坛,北边得益于茹冰匾额前面的一小块凹进的开阔地,才使中西园林结合得自然熨贴,毫无斧凿痕迹。

四顾轩西面石柱上,镌刻了著名书法家曹立庵撰写的楹联“环顾东西南北观八方美景  历览春夏秋冬赏只季鲜花”。这幅楹联概括了四顾轩观景的时间空间概念。是啊,置于花簇之中,四顾轩春有桃花、玉兰、夏有石榴、紫薇,秋有桂花飘香,冬有腊梅绽放。站在四顾轩上,东可以看桃梅芳菲,西可以看湖水碧蓝,南可以看棋盘山色,北可以看烟雨亭台。此真观景之胜处也。

赞曰:四顾轩是中西文化之结晶,其姿典雅,其态娴静,无色而瑰丽,无声而馨远,乃逸致四溢之地,乃豪情放飞之台!或春光明媚,或秋高气爽,当结伴游玩,携手登临,斯时四顾园林,极目楚天,谁不心旷而神怡?

茹冰晶莹

(茹冰)

“茹冰”是四顾轩北望月门的匾额题名。茹冰景观是穿山而过的月门框景。“茹冰”二字是文化名人巴南冈先生撰写。

茹冰的月门建在小山凹处,小山上的女贞和石楠,四季郁郁葱葱,还有紫藤缠绕其间,这些使水泥的月门有了碧绿的装饰。这是茹冰景观的第一意境,第二意境就是穿过月门迎面的岳壮峰。它建于1930年,可能是寓意五岳之雄峰吧?在直径约十米的水池中叠石造山,山峰兀立,峰峰峻险,高低错落,迂回盘旋间有小树野花点缀其间,花草摇曳,使雄姿壮观的山势又有一种妩媚的俊俏。第三意境是透过岳壮峰,其后绿树遮天,亭台掩映,成茹冰景观的天然背衬。透过这三层景观,于是一幅小中见大,景深悠长的山水画便展现于人们面前,这样的景观,含蓄,深远,很符合中国人的欣赏品味,怪不得茹冰景观前面总有人照相留念呢。其实茹冰前面照相的最好时间是冬日冰雪连天的时候,那时整座假山被冰雪裹住,玲珑剔透,一根根冰柱晶莹可爱,真叫人眼馋手痒。

月门似口,口若含冰,茹为吃的意思,也可解释为吃的冰柱晶莹可爱,只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松风水月

(松月轩)

松月轩位于离公园大门不远的大路边。松月轩紧依园路,倚湖水和一湾之隔的雪松小岛相望。

松月轩是一座典雅的略呈长方形的中式建筑。平顶、飞檐,东西对过皆为一溜扇门。粉墙、琉璃瓦,使它显得非常简洁、素雅。“松月轩”三字题匾,乃著名书法家周华琴先生所书,典出“明月松间照”诗句。

平日欣赏风景,常常是着眼于风景点和它周围的环境,我们看松月轩,则要从白天和月夜两个时间点来欣赏它。

白天,在蓝湛湛的天际下,一湖碧水,沿岸柳色,水是绿的,山是绿的,树是绿的,瓦是绿的,仿佛所有的绿色都凝于此聚于此,人置身于这浩荡的绿色中,心也就轻灵起来了。

月夜,星空下,玉盘银辉,波光粼粼。万籁俱静,空空蒙蒙,此乃苏东坡先生《记承天寺夜游》之境界了。恍然间,水漫庭院,水草摇曳,礁石兀立,蜗居荡漾。稍一定神,原来那是树影、山影、屋影,又情不自禁作古人“今夕何夕”之叹了。

湖心在望

(湖心亭)

沿着公园前区漫步,向湖心望去,湖心有一座正方形、两层门窗都是玻璃的建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湖心亭。

湖心亭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沿湖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它都给湖光树色增添了不少画意。

湖心亭依小岛而建,小岛有落虹桥与湖岸相连。湖心亭旁栽满了名贵花木。玉兰白得耀眼,含笑香得薰人,青枫娇娆可爱,红梅雪里吐香。至于春兰秋菊,青松丛竹芭蕉芙蓉,紫薇栀子石榴,它们一年四季簇拥着湖心亭,使湖心亭更显雍容华美。难怪著名作家李尔重老先生要把湖心亭更名为“炙心亭”,这里的花情诗意难道不使人陶醉么?

最妙的是秋末冬初,常有晨雾在湖面弥漫。放眼望去,歇山顶的湖心亭和与它毗邻相伴的、西式园顶的张公亭,东方重檐的胜春亭,都浸泡在一片白雾之中,约隐约现。金黄的阳光一缕缕,慢慢给它们涂上了一层迷人的闪亮色彩,仿佛之间,令人遐想:这不是海市蜃楼中的蓬莱三岛么?

烟雨楼台

(留春湖)

中山公园前区留春湖的构建别具匠心。

留春湖只有三十亩。在这么小的湖面,怎么能表现大自然湖泊的广阔生动秀美?留春湖做到了。

湖中堆置了三个形态不一的小岛,这三个小岛阻挡了人们的视野,也增大了湖面错落有致的空间。还在沿岸营造了五个方向不一的半岛,说它们是半岛,就是因为这些小岛另有五座别致的小桥与湖岸连成一片。这湖面的三个小岛和五个半岛,相依相望、互为借景,因而使湖岸更显蜿蜒曲折,使湖面更为深遽俊秀,很具自然风韵,不知不觉中湖泊就大了许多。沿湖岸建筑,除南有小山与外界隔离外,东有松月轩,北有张公亭、胜春亭,西有湖心亭、映霞亭,南有晴方好亭、雨亦奇亭。这些亭轩,造型各异,都掩映在绿树丛里,倒映在波光之中。所有这一切,无论天和水,亭和树,花和桥,动和静,光和色,什么时候欣赏都是一幅幅绝佳的自然山水图啊!

最有诗情画意的是烟雨天。江南三月,草长莺飞。在一派蒙蒙细雨中,杨柳轻拂,桃花照水,怀春意兮楼台依旧,寄远情兮水天苍茫,那绿茸茸的树,那绿溶溶的水,怎不叫人神思恍惚哟! 天上人间!

回廊清风

(张公亭)

张公亭位于公园前区湖北岸,是一座四层的园柱形拱顶建筑。

张公亭是它那个时代学习西方建筑的产物。和公园四顾轩图案均为长方形的规则相对照,张公亭的建筑设计都是圆形的。它是墓庐式建筑,外貌是圆的,房间是圆的,每层的回廊是圆的,四层上面的小拱顶是圆的,就是每层的楼梯也是圆弧形的。这种圆形的建筑,给人一种肃穆的压抑。它是原汉口市政府1935年为纪念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而建造的。

张公亭净高19.6米,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很高很美的建筑了。随着时代的前进,张公亭自然也成了公园一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站在张公亭四楼,近可以饱览公园秀美,远可以看到影影绰绰的龟蛇二山,浩荡的长江汉水,苍苍茫茫的江汉平原……使人情不自禁想起楚天极目的名句,这时候清风徐来,令人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而今,张公亭周围的梧桐树都长大了,绿荫遮日。幸好透过树叶,还可以看公园绿树葱茏,亭台掩映,湖光波粼。张公亭则像一位世故老人,总是静静地斜倚在湖岸边,看游船荡荡,听笑声朗朗……

浅底乐矣

(观鱼港)

过了中区小桥笔直向西走过去,就是一个小小的河湾。“观鱼港”三字虽然直白,却也通俗,它就镶嵌在河湾那边的驳岸上。

河湾不大,对岸的长条花坛一目了然。两岸对称地连着一溜漆成粉白的铁栏杆。栏杆这边是一抹平地,紧挨平地的是一个椭圆形大花坛。花坛以小叶栀子花为边,当中或密或疏地散植着的是棕榈,棕榈周围点缀着丝兰和山石,这硬枝硬石所形成的明快简洁,使观鱼港周围别有一番南国的俏丽情调。

河湾里种了一大半荷花,高高低低的荷叶在风里摇曳,给周围送去清香。全开的、半开的以及刚露尖尖角的荷花,各自显摆着自己的艳丽。河湾的水没有一点涟漪,连绵不断的絮云在河里慢慢飘动;河湾的水也特别清亮,可以看见游弋的小虫,也可以看见底层的泥土。一条小鱼游过来了,又有两条游过来了,紧接着三五成群的鱼也游过来了,它们那样自由,那样快乐,这个小河湾真是他们生活的乐土啊!古人说有谁知道鱼的欢乐呢?毛泽东有词云“鱼翔浅底”,可见他是知道鱼的快乐的,所以这篇小文题目借用了他的寓意。

河湾边是人们喜欢的场所。活泼天真的小朋友在花坛边跳舞,热闹快乐的年轻人在山石边照相,幸福甜蜜的恋人紧靠着栏杆细语……他们沐浴在和煦的阳光里,使观鱼港周围平添了许多欢乐祥和的气氛。

祝愿人和鱼都在各自的世界里欢快地游啊!

桃花归鹤

(桃花岛)

一群北上的仙鹤在武汉上空盘旋,它们在寻找栖息的地方。

有两只身强力壮飞在前面的仙鹤,一眼看见了黄鹤楼前得天独厚的地势,马上落下云端,一左一右高踞于黄鹤楼前,雄视千里,声振云天。

另几只身小力弱后到的仙鹤,性怯胆小,试探了几次,还是不敢飞往繁华的所在,正在彷徨盘旋时,它们忽然看见江北岸一处河溪清清、林木葱茏的地方,便高兴地落下休息。在幽静美丽的园林环境里,它们愈显怡然自得。于是,这幅动静结合的园艺雕塑景点“桃花归鹤”便自然而生了。

桃花岛位于连接公园中、后区的小桥旁,岛上遍植桃花和松树。桃花岛前,绿水清清,岸上的桃花和水里的桃花总在比美却总又难分上下,公证人松树老爹也只好认真地审视它俩。几只仙鹤旁若无人地在一旁嬉戏:有的在起舞,有的在歌吟,有的在戏水,有的在聆听……这样的整体图像便构成了在现实中没有而在国画上常见的“松鹤图”。

这幅图画是意味深长的。动中有静,静中寓情。动则优美,静则和谐。务请各位仔细欣赏。

逶迤三峡

(三峡屏)

一到后区大草坪,老远就看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大型瓷嵌壁画墙“三峡风光”,人称三峡屏。

三峡屏是紧靠在一常绿林带的长方形墙体建筑,由一大二小的三面墙体组成。总长约35米,高约12米,恰好屏风一样将原来偌大的草坪一分为二。视觉中,三峡屏依偎着绿树,绿树簇拥着三峡屏,因而三峡屏显得格外妩媚绚丽。

站在三峡屏前,游人无不惊叹创作者博大的胸怀,他(她)用浓烈的色彩、写实的手法,将三峡俊俏奇伟、雄浑磅礴的气慨极生动极精炼地表现出来,让你仿佛亲临三峡风光,那雄峻的山峦、奔腾的江水,都活生生地展现在你面前。置身于这样广阔的情景中,你不自觉地感到自己渺小了。

三峡屏给游人以陶醉和满足。当游人离开三峡屏走回拱桥,恋恋不舍回过头来再看一眼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更奇妙的景象:三峡屏漂亮极了,那稍远处高大的林荫树,它们也好像簇拥着三峡屏,但是它们那丰富的林际线,在蓝天的背景下,高低错落,跌宕起伏,那丰富流畅的线条所形成的奔腾不息的气势,不就是三峡雄健的身影么?

作者简介

吕学赶

武汉中山公园退休职工

现年75岁

多年从事中山公园园史研究工作

成果及其他论述散见于

《武汉春秋》《武汉文史资料》

《炎黄文化》及台湾《湖北文献》等期刊杂志

退休后著成长篇小说《1945年秋天》

偶尔也写些古体诗词和现代诗

芳草地等着园林人的美文美图

欢迎投稿

邮箱:1832451763@qq.com

请注明“芳草地”栏目和个人简介

(编辑:张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