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笑雨:杂文影响几代人,在《长江日报》上合作发表的“思想杂谈”,青年朋友特喜欢

陈笑雨小传

陈笑雨(1917—1966),江苏靖江人,新闻记者、杂文家和文艺评论家,曾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社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一人身兼记者、编辑、油印员多职,成为新华社最早的特派记者和随军记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陈笑雨和张铁夫、郭小川三人,以“马铁丁”为集体笔名,在《长江日报》开创“思想杂谈”栏目,受到了广泛关注。《思想杂谈》单行本发行量达270万余册,创下出版奇迹。

在担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期间,陈笑雨在副刊开辟杂文专栏《长短录》,发表了37篇文章,“时而有如投枪和匕首,时而又好像灯火和闪光”。

陈笑雨出版了二十余本自选杂文集,他的杂文对中国的杂文风格、杂文创作起到了引领作用,影响了几代人。

1965年陈笑雨在办公桌前批阅稿件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翻拍

5月8日,长江日报记者在北京见到了陈笑雨的女儿陈乔芳和陈乔炎。陈乔炎向长江日报记者展示了一本她珍藏了多年的《马铁丁杂文选》,书页里,夹着三张父亲的老照片。1966年,陈笑雨去世的时候,两姐妹都只有十几岁。

斯诺为他写“介绍信”去延安

“父亲在延安的那一段,可以说是最朝气蓬勃的时候了。”回忆起父亲陈笑雨,陈乔芳首先想到的,就是“延安那一段”。“父亲以前总是提起延安,对父亲来说,延安应该是他最美好的记忆。”

“陈家在苏北,是一个大家族,我爷爷那一辈,五兄弟一起经商,把家业置办得非常兴旺。爷爷一心想把父亲留在身边,继承祖业。但父亲少小离家,外出求学,思想很进步、很活跃,不愿意因循守旧,年仅16岁,就在上海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女儿陈乔炎回忆道。

“父亲就是在那时候结识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斯诺把许多进步思想传递给了爱国学生,父亲也是这样接触到了革命思想,从此,对延安心向往之。”陈乔芳说。

陈笑雨女儿陈乔芳、陈乔炎收藏的《马铁丁杂文选》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18岁那年,陈笑雨收到了斯诺为他亲笔撰写的“介绍信”,怀揣着信,陈笑雨放弃了原本优渥的生活,奔向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他的档案里,东西很少,但那封信父亲一直珍藏着。”那封“介绍信”,是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最初起航的地方。

最初,陈笑雨被安排到延安的陕北公学学习,1939年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工作。陈乔炎说:“当时,父亲一人身兼多职,自己当记者,自己当编辑,还自己油印,克服了各种困难与不便,一心扑到工作上。就是凭借着这份劲头,后来父亲成为了写新华社军事综合述评稿的第一位记者。”

“父亲最爱唱的歌,就是《延安颂》。有时候,他一边写文章,一边哼着《延安颂》的旋律。遇到烦心事,老爹也会高歌《延安颂》。延安,延安,父亲的声音,直到现在,还在我的脑海里旋转着。”陈乔芳回忆道。

《思想杂谈》发行数百万册,“马铁丁”风靡全国

抗战后期,喜欢鲁迅的陈笑雨开始以“司马龙”的笔名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杂文。1950年,随着战争硝烟渐渐褪去,全国性的“思想教育运动”开展起来,陈笑雨(司马龙)、张铁夫、郭小川(丁云)分别从自己的名字中取了一个字,合成“马铁丁”的笔名,开始轮流撰写“思想杂谈”,几乎每天一篇在《长江日报》上发表。

“思想杂谈”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朋友的喜欢,“马铁丁”的名字一时之间风靡大江南北。“思想杂谈”刚推出一个月,《长江日报》编辑部就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希望将马铁丁的“思想杂谈”印成单行本,供大家继续学习。

1950年8月到1952年底,马铁丁的《思想杂谈》单行本,累计发行数达到百万册之多。

“思想杂谈”虽为三人合作发表,但是陈笑雨独有的朴实、泼辣、热情的文风,熟悉他的人,还是一眼能够看出来。陈笑雨的杂文偏重文化、教育、艺术等问题,每篇文章不过千字,但环环相扣,抽丝剥茧,就像与人交流一般,没有居高临下和咄咄逼人,让人耳目一新。

1957年陈笑雨一家全家福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翻拍

陈笑雨为什么能写作出风格焕然一新的杂文?从陈笑雨女儿的回忆中,似乎能找到答案。

“爷爷想要父亲继承家业,因此非常重视对父亲的培养,一直让父亲接受最好的教育,这养成了父亲爱读书的习惯。”陈乔芳说,“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书房里,有十几个书柜,藏着各色各样的书籍,册装的、线装的、国内的、国外的、传统的、现代的,种类非常多。”

读书,为陈笑雨打下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上海和延安的革命经历,使他的思想得到进步;到新华社工作后,工作见闻丰富了他的认识。当这些积累倾注于杂文之上,陈笑雨自然就“下笔如有神”。

既有书呆子气,又有掩不住的浪漫情怀

“如果有重要的文章要写,父亲就会到新侨饭店租一个房间,在里面独自构思写作,写完了再回来。我小时候,一到周末,妈妈就会带着我和妹妹去看他。”姐姐陈乔芳对这段记忆,印象非常深刻。对待写作,陈笑雨认真、严谨,投入了大量心血。所以,每一篇文章写出来,才能那么的有思想、有力量、尽显锋芒。

“父亲既有书呆子气,又有掩不住的浪漫情怀。”这是女儿陈乔炎对父亲的评价。

在女儿们眼中,父亲陈笑雨是一个灵魂有趣,“特别好玩,特别多才多艺的人”。“以前在家里,父亲想跳交际舞,老妈又不陪他跳,他就抱着椅子,在家里转圈圈,自己给自己打节拍。我还记得父亲带着我们收集树叶,在家里自己烤核桃。他的性格特别有趣,总是带给我们各种新奇。”说起这些故事,陈乔芳、陈乔炎姐妹俩不禁笑了起来。

1950年陈笑雨和夫人黄寅在武汉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翻拍

对于文字,陈笑雨发自内心地热爱。“父亲不仅文章写得好,一手毛笔字也写得非常漂亮。”陈乔炎说,“父亲大量的时间,都是坐在书桌前,或看书,或写文章。父亲在书桌前的背影,是他留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女承父业成为新华社记者

“父亲的手稿,几十万字的杂文,有些没来得及出版就散失了,令人十分痛惜。父亲勤奋、多产,笔耕不辍,可惜许多作品没能留下。”女儿们谈及此处,十分惋惜。

“父亲平时很少过问我们的生活琐事,也几乎不和我们谈论他工作上的事情,却惟独对我们的作文,特别感兴趣。”陈乔炎说,“我们写过的每一篇作文,父亲都要看,不仅看,还会大声地读出来。”

夏天的夜晚,白日的暑气渐渐散去,“父亲便会和我们围坐在庭院的一张圆桌前,有声有色地为我们讲解《唐诗三百首》。”月明星稀,晚风轻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才情纵横的父亲诵念诗句,如此诗情画意而又其乐融融的景象,是女儿们的童年中,最精彩的记忆之一。

“一到暑假,父亲就会抱着一大摞书摆在我们的面前,然后开始一一分配,这是你的暑假作业,这是她的暑假作业。父亲一边开着玩笑,一边给我们‘布置作业’,这一幕,我至今都忘不了。”陈乔炎说,父亲常常倡导子女们多读书,“当时,我还不能十分理解,现在回想起来,父亲精心为我们挑选书籍,让我们多多阅读,其实,这是父亲在特意培养我们。”

1959 年7月陈笑雨使用马铁丁的笔名主编 《新观察》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翻拍

陈乔炎承继父业,成为了一名新华社的高级记者。“能够成为记者,可能也有父亲的影响吧。”陈乔炎感叹地说。

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里,陈笑雨与妻子黄寅合葬在一起。公墓的纪念墙上,挂满了前来瞻仰的人敬献上的鲜花。(长江日报记者李尔静)

【编辑:叶子】

(作者:李尔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