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1日讯(记者朱佳琦)“汉漾”青年,武汉城市新力量。近日,2022年度“汉漾”青年推选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拟面向全市推选出来的优秀留汉大学生代表中,遴选30名,讲述他们勇于拼搏、创新创造的奋斗故事,为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全面开启武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凝聚更多青春力量。
据悉,本次推选活动由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团市委主办,主要面向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5年内(2018年1月1日后)来汉留汉,在武汉市域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高校院所(含中央及湖北省在汉单位)全职工作或自主创业满两年的青年,且一般应有武汉户籍。
此外,“汉漾”青年人选应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创业带动就业、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我们希望越来越多充满阳光活力、朝气蓬勃的留汉大学生成为‘汉漾’青年,用自己的故事为城市代言。”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谈道。
记者了解到,“汉漾”青年还将成为“学子留汉”形象大使、校园使者,在“一起向未来”新时代英雄城市学子行、巡回校园招聘会、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互动式的分享交流,讲述在汉就业创业、追梦圆梦的青春故事,并推介武汉发展机遇和留才政策。
海报制作:谢一鸣
“在武汉,梦想与我是一场双向奔赴”
被称为“铁妹”的中国女足队员王霜,“最美快递员”“中国好人”汪勇,《奇葩说》最佳辩手、扎根三尺讲台的“小教书匠”胡雯媛,做居民贴心人的“90后”社区书记陈诗,用科技兴农助农的“95后”华农硕士彭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汉漾”青年。
去年,首届“汉漾”青年推选活动的开展,受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留汉大学生的广泛关注。推选出的57位“汉漾”青年,用自己的故事为留汉大学生创业就业、追梦圆梦之路做了最生动的注脚。
“在武汉工作已经5年,项目前期的筹备工作是一个漫长且细致的过程,对我来说,都是尝试、历练与机会。”毕业于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江西女孩葛钰,2017年来到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入职后担任多个项目机辆专业负责人。2020年五四青年节,她获颁劳动奖章,成为铁四院史上最年轻的女劳模。葛钰说,武汉城市建设正在高速发展,近几年在城市规划和工程规划上,机会越来越多,对技术人才的包容性也越来越强,“我是个幸运的人,在这里,我找到了与梦想双向奔赴的感觉”。
在武汉,找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邓老师,我收到了北京大学2022年‘数学英才班’的入围认定书!”不久前,武钢三中数学竞赛教练邓晓的手机上,传来了学生的喜讯。邓晓说,这名学生不仅综合成绩名列前茅,还在202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第37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中获得了金奖。这一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邓晓班上有4名学生入围,获得了2金、2银的成绩。
“刚做教练前几年,特别辛苦,在不断摸索中前行,渐渐找到了方法。”2012年,邓晓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本科毕业,去外地工作了一年多,他选择了回汉发展,2014年入职武钢三中,2016年开始担任高中数学竞赛教练。“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也是在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在邓晓看来,为更多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还能在和他们共同成长的道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
刚刚送走自己首届高三毕业班的胡雯媛说:“对于我而言,人民教师的价值感是无可取代的,三尺讲台才是我的舞台。”曾经,她是火爆全网的奇葩说“最佳辩手”,但她毅然放弃了出圈的机会,在辩论和教育之间,毫不犹豫地投身课堂。
“希望学生成为正直的人,能够有选择权,能够有能力去追寻热爱的事。”胡雯媛说,这是她作为一名教书匠的奋斗方向,而她自己,也正在找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她寄语留汉大学生,在武汉,和一群有梦想、有活力的小伙伴们,用奋斗的青春勾勒出自己的人生画卷,“时代以可为出卷,青年以有为答卷”。
【编辑:冀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