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大学之城”以精神浸染文明基因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爱上这里的人。” 70年沧海桑田,洪山挪移的是空间,流逝的是时间,成长的是人。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城好人”,人性的美好已成为这座城市温情的DNA。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然而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洪山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日渐丰富,百姓精神生活的多样需求也逐步得到满足。

50万志愿者全民学习雷锋→洪山“一城好人”

手绘洪山

从全民学习雷锋,到如今拥有50万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已成为“大学之城”的文明底色,成为洪山人竞相追逐的城市之光。

68岁的退休工人陈清林用42年的社区义务服务温暖人心,而他的父辈早在50年前当过“雷锋”。

听父亲讲述见义勇为故事

18岁入伍成部队“活雷锋”

桌上摆着6个不同款式的热水壶,墙上挂着钳子、扳手、螺丝刀,门边还搁着一台老式缝纫机,走进陈清林的房间,仿佛来到一个小型修理厂。义务维修42年,他不收一分钱,这位关山街汽标社区的退休工人是居民口中的“暖心邻居”。

作为共和国的“同辈人”,68岁的陈清林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自小父母便教育他要勤恳做事、乐于助人。而他的父母也是如此亲身示范。

1969年,在一次买菜归家途中,陈清林的父亲偶遇一场劫案,被抢劫的女子眼看不敌,练过气功的陈父挺身而出,将劫匪制服并送到派出所。

当时全国正掀起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那个年代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雷锋精神却深入骨髓。”18岁的陈清林深受触动,那一年,他离家入伍,赴河南成为一名机枪兵。在部队,给战友洗袜子、帮老百姓挑水、主动站岗执勤……成为战友眼中的“活雷锋”。

义务维修42年 街坊口中的“暖心邻居”

1976年,陈清林退伍返乡,成为汽标厂一名修理工,热心快肠、服务他人的初心始终未变。陈清林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帮同事修伞的情形。那是一把高档的日本太阳伞,价值100多块钱,抵得上当时普通工人3个月的工资,然而一根伞骨折断,开关按钮也不太灵活。他立即骑着自行车去附近废品站找配件,清理残线、固定伞骨、更换弹簧,一天就修好了。

此后,找他维修的邻居络绎不绝。从换锁、换灯泡到修理各式家电,陈清林几乎无所不能,汽标社区总共有近1000户居民,有800多户都找过他修理东西。今年3月,陈清林荣获2018年度“感动洪山十大人物”。如今,不少附近社区的居民也会慕名前来请他帮忙。

退休后,陈清林依然每天5时准时起床,洗漱后便出门到社区溜达一圈,“小区房屋比较老旧,存在安全隐患,每天去看看心里踏实,有时还能帮着保洁员一起打扫社区卫生。”他觉得,“能为街坊邻居省点钱、做点事,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想一直做到做不动为止。”

背景

从2014年起,洪山区就开始“广发英雄帖”,在辖区开展寻找身边好人的相关活动,截至目前,五届评选活动共推选产生了502位“洪山好人”、40位“感动洪山”人物。

如今,“洪山好人”遍布洪山区各行各业,上至80多岁的高龄老人,下至10多岁的小学生,在平凡生活与岗位中,展现出不平凡的坚韧与勇气。多年坚持不懈的好人评选,在洪山“大学之城”营造了向善向好的社会风气。

同时,洪山区还积极发挥“大学之城”优势,推动高校与社区的结对共建,让大学生志愿服务覆盖全区,共同搭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志愿服务机制。

目前,洪山辖区高校、社区志愿者已达50万人。

精神娱乐生活稻场看露天电影→艺术工坊做“木匠”

 

武汉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的园区外景

上世纪70年时代洪流中,洪山人的精神娱乐生活日益丰富。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上世纪80年代,露天电影、舞台演出曾是几代人不变的娱乐休闲方式;上世纪90年代,公园、游乐场成为孩子们“撒欢”的乐土;如今,文创产业蓬勃发展,手作已成为一种流行生活方式,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它让越来越多的都市人重拾内心的宁静。

别具一格打造木艺乐园 亲子DIY雕刻周末时光

为朋友做一支实木钢笔,给父母打磨一组木质餐具,给孩子组装一个时光木马……在武汉创意天地的MYLab木艺实验室,木艺爱好者们正用手工木作雕刻周末的闲暇时光。

工作室设有制作区和沙龙区,制作区整齐摆放着若干工作台,墙上排列着各式木艺工具,空气中氤氲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淡淡木香。沙龙区是阶梯式构造,两侧橱柜摆满了木马、木椅、花瓶、尤克里里等20余种木艺作品,琳琅满目,非常精巧。

店长倪金金介绍,工作室自去年11月正式运营以来,已拥有60余名会员。到这里体验木艺的,除了年轻人,更多的是家庭。工坊给孩子们提供了木勺、动物摆件、木马摇椅等模型,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经过构图、切割、打磨、上油完成作品。

倪金金的手机相册中,收藏着许多亲子家庭做木艺时的照片,既有设计师和父母手把手教儿子画图的温馨画面,也有24个家庭同聚的热闹场景,“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增进亲子感情,这样的陪伴更有意义。” 

露天电影陪伴几代人成长 手作让都市人重拾内心宁静

倪金金十分羡慕现在的孩子。她说,儿时的娱乐休闲方式十分单调,周末基本在家中自己度过,偶尔才会和父母去公园逛逛。MYLab木艺实验室的共同创始人刘芬则感触更深。

刘芬自小在农村长大,在她的印象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唯一的娱乐休闲活动就是在村里的稻场看露天电影。夏天的傍晚,大家吃完饭便拿上蒲扇和小凳,小跑着去稻场占座,影片是黑白画质的《地道战》,人们却看得津津有味。看完电影,在一片虫鸣蛙声中摸黑穿过田埂回家,心里特别满足。

“零基础也能做出精美的木艺作品,这在过去难以实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娱乐休闲方式越来越多,现在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和经营自己的周末生活。”刘芬说。

打磨需要耐心,也需要恒心。倪金金觉得,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能够全神贯注做一件事,不仅体会不到累,还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希望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重拾内心的宁静,永远葆有对生活的热爱”。

背景

洪山区依托科教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一批文创园区和文创产业项目,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成为全区支柱产业,为洪山高质量发展持续集聚新动能。

据悉,洪山区文创产业融合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主打“大学之城”名片,主要涉及出版传媒、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多领域。该区打造了三大核心文创园区——南湖科技创意产业园、武汉创意天地、融创智谷已凸显经济效益;街道口创意集聚区、烽火创新谷、武汉宝谷、卓刀泉古玩市场以及各高校周边也聚集了一批各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企业。

如今,武汉市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落地洪山,用金融助推文创产业发展,以“一中心一园区”的模式,打造新的文创标杆。

链接>>>

34岁高校艺术节

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4月19日,第十五届武汉市高校艺术节在中南民族大学正式启动。从最初的洪山区校园歌咏比赛,到湖北省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武汉市高校艺术节自1985年设立以来,已经走过30多年风雨历程。

其间,高艺节涉及的高校增加近10倍,参赛作品增加了20倍,精品佳作频出,获得全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中国艺术节群星大奖、楚天群星奖一等奖等。

从最初的洪山辖区高校交流平台,到全市高校艺术盛会,再到城市与高校文化融合的节日,武汉高艺节承载的使命将越来越重。

最新一届的高艺节推出“校园文化进社区”特色展演板块,由“大学之城”高校组建的艺术团体——“洪雁团”将15场文艺汇演带入社区,为居民献上“文化大餐”,让高校艺术飞入百姓家。

策划: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

图文:陶可祎 张宾 杜微波

张庆芳 王峰 肖满 朱慧玲

【编辑:朱曦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