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故事丨神农石——奇石馆的第一块镇馆之宝

       如今的武汉中华奇石馆

以石种完整、馆藏丰富而著称

但若要说起奇石馆的第一块石头

就不得不提到建馆初期

那段全国觅石的艰苦岁月了……

神秘的奇石馆“开拓者”

走进奇石馆大门,主廊入口处那块神农绿石,常常吸引不少观众在它面前合照留念。 这块“翡星翠天”非常漂亮,纯正的绿色为底,密布着土黄色的大块斑纹。两种显然由不同地质成份组成的色彩整体看来非常协调,手感也同样细腻光润,浑然一体。神农绿石的形成条件非常严格。只有在10亿年前,硅质岩在地质作用下断裂破碎后和泥土重新粘和,长期埋藏后才能形成这样的石种。不过,对奇石馆而言,这块石头作为“开创者”的意义更为可贵。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神农绿石)

为寻奇石,5次进神农架

据中华奇石馆工作人员李伟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奇石馆的藏石还非常有限,算上马鞍石、来宾石和一些矿物晶体,也不过2000多块。因此,当时70岁高龄的武汉市花卉盆景协会会长王杰便带领着众人,踏上了横跨全国的千里寻石之路。为寻得奇石,奇石馆人一年进了5次神农架,而这块神农石,便是那段艰苦时期的见证,是奇石馆人刻骨铭心的青春纪念。

神农石指的是产于我省神农架地区的观赏石,在漫长的地质历史长河中,神农架地区由一片汪洋大海,经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而逐渐提升成为多级陆地。区内岩石种类齐全,地质构造丰富,地表水系发达,再加上沟谷深切,河流搬运作用十分强烈,于是便逐步形成了种类繁多的观赏石。神农石的种类很多,有草花石、紫水晶、叠层石、玛瑙石和风化石等,很多都产自河床和山谷之中。因此,在神农架采石的过程便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

穿越泥石流,运回神农石

神农架冬天封山,奇石馆人便只能在夏季时驱车前往大山深处觅石,于是,便多次碰上了泥石流。在奇石馆工作了近25年的李伟回忆起当时,仍感到惊险和后怕:“都是用命去拼来的啊。”倾盆的暴雨裹挟着泥沙哗哗向下流,几乎没有地方地方可以躲,“不如直接冲过去!”李伟屏住呼吸,接着一个空隙踩下油门,汽车瞬间便冲过了泥石流,再回头一看,车轮边便是悬崖。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神农石)

这样的“有惊无险”在奇石馆开疆拓土的日子里还有很多次,但大家从来也不惧怕,总是带着无限的热情和斗志去寻找、去挖掘,神农石的魅力,让当时的奇石馆人忘记恐惧与疲劳,也让如今的游客们痴迷。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神农红石)

神农红石亦有别样风情

除了正门口摆放的神农绿石,奇石馆内还收有几块神农红石。神农红石的红色极为明亮,表面细腻无比,质地略显通透,可以清楚看见内部的星星点点,就像是剥净了皮的红番茄。与神农绿石的珍稀相比,神农红石在打磨前看起来姿色平凡,但在打磨后,它宛如玉石般的光泽足以让任何对奇石毫无概念的人顿生喜爱。

(上图为武汉中华奇石馆馆藏神红石)

神农石总是给人一种清凉透彻之感,这或许与它们常年浸润在溪水中有关。尽管是炎炎盛夏,但神农架的溪水却依然很清、很冷,李伟说:“神农架的水和路不在一个平面上,吊车够不到,要下到冰冷刺骨的水里,由人工将石头五花大绑拖上来。“如今看着游客们对神农石充满喜爱,他不由得感到十分欣慰。

当年在神农架木鱼镇,那块静静躺在水底的神农绿石,如今成为了镇馆之宝。而如今,提起神农架,奇石馆人便会回想起当年采石的激情岁月;看到神农石,游客们便能感知到奇石的珍贵魅力。

(编辑:张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