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总书记嘱托的年轻人:追光,发光!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看到这里聚集了不少精英人才,大家都很年轻,充满活力,我感到很高兴。”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同企业职工亲切交流时强调。

一年以来,奋战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一线的武汉年轻人牢记总书记的重要嘱托,踔厉奋发、奋勇争先。年轻的力量在科研征途上,正在追光,发光!

“就是这里!去年6月28日,我们在楼下聆听了总书记的教诲。”冯新康指了指窗外,“总书记来到我们中间,用平实的语言讲了深刻的道理。这些话,字字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9年前,刚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冯新康,进入了上海一家激光加工设备制造外企。6年前,冯新康选择回到武汉,加入华工激光。

在外企干得好好的,为什么会跳槽?“关键设备的研发、组装都在国外,核心技术是不让我们碰的。”冯新康打了个比方,“在外企,更像一颗随时会被替换掉的‘螺丝钉’。回到国家的企业,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核心部件’。”

6月14日,冯新康在实验室晶圆切割设备上进行工艺调试。记者高勇 摄

正如冯新康所言,华工激光也为这位年轻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回头看这些年,我深度参与了核心技术研发工作。”如今34岁的冯新康已经成长为华工激光的业务骨干。“在华工激光,我亲眼见证了我们很多激光加工设备加速国产替代的过程,产品国内热销,海外订单也源源不断。”冯新康感叹,“参与国家战略的同时,我也很有成就感。为国科研,与有荣焉!”

“这间实验室里坐满了人!大家紧盯着屏幕,我也不敢眨眼,‘3、2、1,点火!’紧接着白烟升腾,长征八号遥二火箭腾空而起······”

回忆起 “启明星一号”卫星的发射瞬间,张雪峰激动地“冒”出了家乡东北口音。“2022年2月27日11点06分,这一刻我将一生难忘!”

张雪峰今年31岁,2020年加入团队开始研制“启明星一号”卫星时,才刚过28岁。在张雪峰眼里,大胆提出研制“启明星一号”卫星并总负责的金光教授不仅有研制卫星的底气,还有一股中国科技工作者薪火相传的骨气和志气。

6月12日,张雪峰在实验室工作。记者高勇 摄

张雪峰向记者推荐了“高分”电影《横空出世》。“小时候看这部以邓稼先为原型的电影,只记得漫天的风沙和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一句‘搞出原子弹,挺直腰杆子’大概是我对科学家精神最初的认识。”

“10年前,我在吉林大学读本科时,第一次听李德仁院士的故事。”张雪峰说,“2019年,我来到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见到了‘传说中’的李院士。追星成功的同时,也深感建设科技强国的使命重大。我们必须接好‘接力棒’,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

中午1:00,穿着白大褂的同学们如“百鸟归巢”般,各自“扎”进实验室。

“90”后材料示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晏梦雨和同学们一样,常常沉浸在实验中。“争分夺秒,做出别人没有的东西,内心会特别满足!”

说着他便领着记者来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楼,向记者展示了一台自主研发的原位探测器。“比如,造芯片的时候镀膜需要镀几纳米,会直接影响芯片的性能,这一指标是非常难看到的。原位探测器就是看镀膜厚度的国际标准设备。芯片、电池、汽车、钢铁甚至制药,几乎都需要用这台设备来查看材料的晶体结构。”

6月14日,晏梦雨在实验室观察掩膜板。记者高勇 摄

晏梦雨介绍,多年前,大家使用的设备几乎全部依赖国外进口。以原位探测器为例,那时候中国每年的需求有2000台左右,每台的价格约200万人民币。“当时我们就在想,如果有一天人家不卖给我们,怎么办?”答案是“自己造!”正如总书记所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2022年,晏梦雨和同伴们终于把这台原型机做了出来。“除了高校、科研院所,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也用上了我们的产品。不仅降低了国际上原位仪器的价格,还具备向国际一流领域迈进的潜力,发展前景广阔。”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3楼,放眼望去,工位上全是年轻面孔。这样的格局,被光学工程师张海洋称为“大通铺”。

此时,一位光学器件部门的同事将手机开着免提,从“大通铺”的另一头快速移动到张海洋面前,娴熟地拉来旁边的椅子坐下,一场远程会议就此开启。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刻也不容耽搁!同事大多是‘90后’,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随时都能高效‘热聊’,解决问题。”张海洋直言。

6月13日,张海洋在实验室工作。记者高勇 摄

为了更快、更高效,张海洋还有一个跟文件传输助手“对话”的习惯。张海洋打开微信文件传输助手界面,滑动着“对话”一一展示:“比如今天,我给自己列了7条待办事项,包括产品的优化方向、友商的产品特点、客户使用痛点、生产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

“我们项目组的小伙伴们争分夺秒,开发出的全国产化3D打印激光器完全替代进口,并成功应用推广到3D打印行业,成就感满满!”张海洋说,“百分之百国产化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必须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

2019年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张宽来到武汉,加入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李霖教授课题组做博士后,研究的方向是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量子物理,这是他从博士阶段就渴望探索的一片“新天地”。

4个巨型黑色吊架包裹住4个大实验平台,几乎填满了实验室,只留下了一人宽的通道。吊架的黑色柜门变身“黑板”,上面被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符号,画满了各种曲线、图表······

6月15日,张宽在实验室检查真空系统状态。记者高勇 摄

拉开柜门,光学平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实验装置。张宽期待着这些“拼图”有一天能“拼”出一台量子计算机。“如果能造出这样一台量子计算机,它便能解决经典计算机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一些复杂度很高的数学问题;也可以让天气预报更准,让交通更优化,真正实现无人驾驶······”

张宽直言,这个领域又偏偏门槛很高、技术难度很大、成功率很低,“通常的情况是一个博士生经过多年培养成为合格的科技工作者,然后投身技术创新,扎进年复一年的研究······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为何要向“险”而行?张宽是出于兴趣,站在国家立场,他认为手头的基础研究意义重大:“‘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总书记的言语谆谆,道理明白易懂。基础研究是科学知识实际应用的源头活水,必须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为什么存在瓶颈工位?为什么零件成像时会轮廓缺失?为什么托盘空间利用率不足?”6月17日,岳晓峰站在重工制造业切割下料生产线旁,连续反问了自己3个问题。

今年36岁的岳晓峰是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业务高级算法工程师,他最常说的话就是“为什么”。对岳晓峰来说,万种零件要求在流水线上被看得清、认得准、抓得稳、码得齐。

岳晓峰带领团队研究人工智能热点领域、计算机视觉技术。记者刘斌 摄

当原型算法在电脑前开发完成后,岳晓峰来到钢板生产线采集数据,发现技术落地后,厂内的复杂环境远超团队的想象,导致实施流程、数据质量、实际需求等因素和理论存在差距,原型算法性能不及预期。

“为什么需要抓取的零件会被卡住?”当天的线上会议,岳晓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激光切割产生热胀冷缩效应,导致钢板热影响区形变。”团队成员应答。

新问题与新点子来回交锋,会议从傍晚不知不觉开到了深夜。

“有时,我们就趴在地上不断地旋转钢板,来还原零件摆反、堆叠、遮挡等复杂情况。”岳晓峰说,及时弄懂项目现场的疑惑与问题,他才能放心。

穿着工装裤的王汝卓看上去像一位资深工程师,让人不敢相信他今年只有28岁,是位货真价实的“95后”。

2021年,他加入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然而,首次接手的项目还没让他感觉有意思,就带来一个不小的挑战。

“车辆每个独立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和人眼类似,受特定视角的局限,很难精准地拼凑出道路实际全貌,给车辆决策智能驾驶带来困难。”王汝卓说,研发汽车3D环视BEV感知算法,提高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表现,当时在国内还属于未知领域,这无异于“无人区”冒险。

王汝卓在数据采集车上用笔记本电脑将釆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修改。记者刘斌 摄

“没人做的事不代表做不出来,研发越困难,我越兴奋。”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王汝卓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就查阅了相关理论的论文。在看到一篇文章中可实现的内容后,他决定自己在现实中复现它。

50个问题、13个版本、30次更新,研发以来的93遍“重来”让王汝卓越来越兴奋,“历经两年努力,这项成果为国产自主研发全天候高阶智能驾驶打下坚实的感知基础,国外的先进技术没那么神秘了,我还有信心接着做下去”。

“我们的实验设备还蛮有意思,我的研究更有意思!”······用“有意思”一词来介绍自身工作的,就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地质石油系副教授王任。

这位“90后”高校教师,已经与岩石打了14年交道。

“我们的研究说白了就是回答油气在哪里,以及怎么找的问题。在实验室里就可以探究油气的前世今生,是不是很神奇?”王任乐在其中。

6月13日,王任在实验室进行岩石微观结构观察科研。记者高勇 摄

在富含油气的鄂尔多斯盆地,王任和团队成员戴着草帽在风沙里徒步,探究致密砂砾岩优质储层的形成过程,以支撑该地区石油及天然气的增储上产。开展岩石薄片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镜微区分析······仔细观察一块岩石样品的微观细节通常需要2—3小时盯着显示屏,手上操作着重复的动作,而每次采集回来的岩石多达百余块。“但很有意思啊!随便打开一张拍摄的岩石微观图片,都很漂亮。”王任说,这项工作越钻研越美妙。

从2017年开始,历时6年,往返内蒙古、陕西、大别山区8趟,科研工作曾十几个月毫无进展,王任不愿把这些定义为失败。“响应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这项工作是甜的。我做地质研究有甜味,找到‘地质甜点’只是时间问题。”王任说。

6月12日,欧阳亦聃白天参加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晚上7时带新一届的研究生读文献,结束后开始做科研、统计数据,晚上11时才回家。几乎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全年无休,水稻就是她最大的乐趣和爱好。

39岁的欧阳亦聃称自己是“夜猫子”,2019年,她和团队参与了国内十多家科研单位的合作,寻找作物耐盐碱的“密码”。到了研究工作的关键时期,她每天工作到凌晨3时,然后把数据发到群里,接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老师凌晨3时起床,往下分析,到8时欧阳亦聃起来后,正好可以接着再往下工作。欧阳亦聃为这种接力感到兴奋,“完全不用等,很顺畅”。

6月12日,欧阳亦聃在水稻光照培养实验室观察实验材料。记者高勇 摄

“既然选择了水稻作为研究方向,你越喜欢它,它就越喜欢你,所以对我来说研究水稻一直是非常有乐趣的一件事情。”欧阳亦聃说,30年来,14位博士生接力,围绕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的世界难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果,把亚种间杂交稻的育性从30%提高到了85%,实现了实用推广价值。

汪莹鹤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用脚步丈量武陵山脉。作为铁四院地质路基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他常常带领团队,穿着解放鞋、戴上草帽,“隐”入当地,往无人的地方走。

2015年,33岁的汪莹鹤成为张吉怀高铁的地质路基专业设计负责人,花费6年时间,在湘西州翻山越岭选出了一条修建高铁的最优线路,前后勘察报告和图纸拼起来长达几公里。2021年底,汪莹鹤接手宜昌至涪陵铁路五峰至恩施段的设计工作,这是我国沿江高铁建设“三步走”最终目标中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汪莹鹤在办公室查看勘察报告。记者何晓刚 摄

河谷深切、地势陡峻,桥隧总长度约占总通车里程的97%,线路相当于在山里穿行。五峰至恩施段,则需要途经百峰矗立、深壑幽长的多处大峡谷,峡谷海拔差达几百米。打开车门下车的一瞬间,甚至会伴随着轻微的耳鸣。汪莹鹤说,地质勘察中,更多的地方则连路都没有,“当地老乡就拿着砍刀在前面帮我们开路,在恩施山上,普通的运动鞋鞋底一天就能被磨平”。

为了摸清各方案暗河的发育情况,汪莹鹤和团队坐着小船多次深入峡谷,天蒙蒙亮出发,踏着月色而归。露重江寒,穿着薄外套的他们被冻得瑟瑟发抖,紧裹着救生衣实地调查、拍摄和记录。

长江日报出品

统筹/策划:王其恒 马振华 陈智

采写:记者陈智 栾嘉雯 李慧紫 通讯员胡昕 高翔 孙诗 张启山 武柳青 张学敏 谢小琴 王俊芳

摄影:记者高勇 刘斌 何晓刚

制图:张莉

视频:统筹翟兰兰 主创胡胜 詹松 苗剑 文字栾嘉雯 陈智 李慧紫 审看周琛

制作:喻鑫 曹欣怡 叶凤 朱晨颖

校对:余文婷 彭艳

【编辑:邓腊秀 商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