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18株古树“独苗”,每天都在刷新长寿纪录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5日讯 15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获悉,全市1886株古树名木中有18株古树“独苗”,它们每活一天都在刷新自己“家族”的长寿纪录。

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古树“独苗”是指某些树种中“有且只有”一株古树。正因为如此,它们都是自己“家族”长寿的天花板,无论年龄大小,每活一天都在刷新长寿纪录。

这18株古树“独苗”是流苏、山茶、板栗、肥皂荚、一球悬铃木(美桐)、三球悬铃木(法桐)、梧桐、枳椇、南酸枣、黄金树、南紫薇、梾木、楝、罗汉松、椤木石楠、南川柳、喜树、青檀。

李子云 摄

黄陂区李家集街道九邱塆有一株树龄200年的流苏树,2023年才被发现。它每年4月花开如雪,古诗形容:“流苏花放四月天,雪浪翻飞动云烟。”

李子云 摄

黄陂区木兰山风景区木兰古树花苑内有一株510岁的山茶古树,是全市唯一的山茶古树,人称“山茶王”。去年黄陂区以它为核心修建了一座古树公园,加强保护,同时方便游客观赏。

詹松 摄

江夏区一株604岁的肥皂荚古树需4个成人才能合抱。武汉还有皂荚古树,一共76株。肥皂荚与皂荚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外观明显不一样:皂荚树浑身长满尖刺,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刺儿头”,而肥皂荚树身上光溜溜的,很有亲和力。两种树结的果实都可以当肥皂洗衣服。

谈到法桐,人们马上就会想起满大街的法桐行道树。其实,从植物分类学上说,这些“法桐”不是真正的法桐,而是“英桐”(英国梧桐)。法桐与英桐的区别主要在于结的一串果实中有几枚果球。法桐是三球,学名“三球悬铃木”;英桐是二球,学名“二球悬铃木”。此外,武汉还有“美桐”(美国梧桐),只有一球,学名“一球悬铃木”。

这三种“桐”在武汉都有寿星,其中英桐最多,有6株;法桐只有一株,在武昌蛇山抱冰堂前,105岁;美桐也只有一株,在武昌区昙华林社区瑞典教区旧址旁,也是105岁。

除了“洋梧桐”,还有中国梧桐,又叫青桐。“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说的就是它。武汉唯一的中国梧桐古树在汉阳区建桥街道西大街社区北城巷,已经107岁了。

新洲区李集街道李集村有一株树龄120年的黄金树,该树为梓树的一种,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初引入我国栽培。该树种可作栋梁之材,据说做家具有金子般的光泽,故名“黄金树”。

除了好看的古树,还有好吃的古树。

黄陂区蔡店街源泉村团山沟塆有一株树龄127年的板栗树,仍在结板栗,当地村民年年采食。

黄陂区素山寺林场有一株树龄117年的枳椇,每年也结果。枳椇俗称拐枣,味道蜜甜。

武汉大学梅园食堂门前有一株南酸枣树,已经105岁了,每年都结果。南酸枣果实营养丰富,但味道很酸,不宜直接食用。人们通常将其加工成南酸枣糕、南酸枣饮料等进行食用。

记者了解到,除了这1886株古树名木,武汉市还有19287株树龄80年以上不足100年的古树名木后备资源。

(文:长江日报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孙姝 薛义 图:除署名外均为市园林和林业局提供 海报设计:张莉)

【编辑:符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