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5日讯(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周丽梅)2025年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收官之年,武汉在知识产权领域持续发力。4月25日,市知识产权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从多维度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成效显著。
武汉通过强化部门协同、整合优势资源、提升服务效能,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强企护链、强链增效专项行动,将重点任务逐一落到实处。在政策支持层面,印发《武汉市落实〈湖北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任务清单》,进一步细化任务目标,明确工作职责,为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在知识产权强企护链行动中,武汉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与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有力推动了创新主体综合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和创新水平。2024年,全市共有10家企业成功通过《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ISO56005)》国际标准认证。同时,武汉深入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联合品牌企业开展“订单式”打假维权执法行动达458次,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
在知识产权强链增效行动方面,武汉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了15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加强了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储备。
依托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武汉引导建立了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联动的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持续推进的专利导航发展实验区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如同“技术地图”,为企业创新、人才引进、项目招商提供了关键的决策参考。以武汉生物技术产业专利导航实验区为例,根据导航分析报告,该实验区精准对接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创业团队,已协助园区引入技术人才88人,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翻倍,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编辑:王戎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