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周虎:钳工要让缝隙的厚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三分之一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9日讯(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彭华欣)“新时代新征程,这次表彰大会对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劳动模范、中船集团武汉船机公司首席技师周虎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十分激动地说,他将发扬工匠精神、提升技术水平,在创新发展的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全国劳动模范、中船集团武汉船机公司首席技师周虎。

在船舶装配钳工这个对技术、技能、动手能力要求十分高的复合岗位,周虎扎根一线一干就是20多年,一步步练就了一手钳工绝技,参与了一大批“大国重器”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研制。从一名普通钳工成长为中船集团特级技师。

周虎说,表彰大会现场的庄严氛围、热烈掌声和崇高敬意,让他心情无比激动和振奋。回想起自己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那些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瞬间会一一浮现在眼前,心中首先涌起的便是深深的荣幸与自豪之情。

“钳工是一门精细活儿,要精益求精。”周虎经常拿着图纸和零部件与技术员沟通,讨论如何改进零部件,如何设计工装,如何将装配的误差缩小再缩小。周虎说,对于一个好的钳工来说,精准真的很重要,有时候一块铁板,要立刻做出两个模型,两个模型的咬合处,缝隙只能控制在2个丝左右,“一根头发是7根丝,也就是说,缝隙只能控制在一根头发丝厚度的三分之一,不到0.02毫米。”周虎举了例子说,燃气轮机产品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机匣零组件制造精度要求高,装配质量控制严,其加工、装配工艺技术代表了机械制造行业的最高水平。在25MW燃气轮机过渡段机匣叶片装配过程中,叶片榫头与燕尾榫槽三面的接触面积要求高达80%以上。周虎采用锉刀锉削装配面,利用其长期磨炼掌握的良好手感,将锉削量误差控制在0.005—0.01毫米,刷新行业最新纪录。

周虎说,把为企业培养更多可堪大任的“工匠”作为自己的使命。他始终认为不仅要教徒弟技能,更要教态度,使他们明白技能之路永远都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始终将“工匠精神”铭刻在心。

展望未来,他表示将积极利用武汉船机劳模创新工作室、周虎大师工作室、导师带徒等平台,通过技能授课、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交流经验,分享感悟,用心“传帮带”,帮助员工提升技能水平。同时在国家级重点产品装配试制攻关,在国家重点工程重要技术难题攻克,在特种设备科研项目推进。他和他的团队将全身心投入,以追求完美的匠人之智,秉持对每一个产品和细节的精雕细琢的“劳模精神”,把钳台装配做到极致,让更多的中国装备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编辑:陈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