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伤友为彼此“撑伞”,他们一起活出“第二人生”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30日讯(记者刘晨玮 实习生王昱麟)30日,武汉市皓然残障人士公益服务中心里,工作人员聚在一起,讨论着接下来的助残活动。

胡文兵和伤友们一起交流。

本月,皓然残障人士公益服务中心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中心负责人胡文兵来到人民大会堂,他备受鼓舞,收获着前行的力量。

回到武汉已有半个月,胡文兵继续忙碌着。今年是中心创办的第九年。胡文兵曾因意外致残,在残疾人朋友的鼓励下,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成立皓然残障人士公益服务中心,帮助重度肢体残障者重建生活、回归社会。

5月27日,中心承办的又一期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活动结束,结营典礼上,12位学员获得“精神斗士奖”等称号。经过训练营的培训,如今,学员们可灵活地操作轮椅,更在台上通过歌声讲述各自的“重生”。

“刚来时,我连穿衣吃饭都要人帮。现在,已经能独立生活,也在思考未来的路。”一名学员代表向训练营主办方表示感谢。

胡文兵告诉记者,团队提倡“互助、自助、助人”的理念,动员伤友帮助其他有相同遭遇的伤友,已帮助300余名脊髓损伤者。令他自豪的是,这些学员正在重新融入社会,越来越多人开始就业或创业,在不同领域“逆光奔跑”。

胡文兵参加湖北省“自强不息”宣讲进高校活动。记者刘晨玮  摄

如何让有需要的群体在城市生活中更加便利和幸福?无障碍环境打造也是团队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上周,团队走访了龟山公园、汉阳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针对电梯按钮高度、通道宽度等问题开展督导,向相关部门反馈建议。胡文兵说,对于残障人士、老人、儿童等群体,无障碍环境建设很有必要,“只有我们去体验了,才能让无障碍设计更人性化”。在他看来,无障碍环境的提升同样代表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有温度,让有需要的人生活得更好。”胡文兵告诉记者,团队将继续努力,让残疾人一起享受社会发展成果,让他们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编辑:王戎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