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5日讯 “谢谢武汉,谢谢中国,我们在这里非常开心!”7月14日,2025英国“中文培优”项目来华夏令营结营仪式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50多位英国中学生轮番上台表演合唱、舞龙、武术、陶笛等节目,这是他们在武汉学到的“新技能”。
英国留学生在黄鹤楼合影
在过去11天里,这些英国中学生们在武汉学中文,还体验了剪纸、国画、武术、舞龙、陶笛、民族舞、踢毽子等文体活动,尝试了宋韵点茶、扎染等非遗技艺,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黄鹤楼等地标景点,并和中国学生一起在华师一附中高中部开展科创活动,了解中国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练习武术
英国学生法里斯·哈桑-阿里说,这次来中国的旅程愉快且难忘,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是黄鹤楼,看到了武汉的城市景色,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的老师和同学也非常友好,我会想念他们。”
圣约瑟夫学校教师奥利・奥斯汀表示,这次夏令营活动不仅是语言课程,更是通向世界最丰富、最具活力的文化的大门。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书法、美食与中国人民的热情,获得了宝贵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这将为他们开启无限机遇。
学习中文。
据了解,“中文培优”项目(Mandarin Excellence Programme)始于2016年,至今已助力来自英格兰地区近80所中学超过15000名学生走上流利掌握中文的道路。作为“中文培优”项目的重要环节,中英双方每年组织参与该项目的9年级学生到中国参加沉浸式夏令营。今年是该项目首次落地武汉。
练习陶笛。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鸿飞表示,希望学生们回到英国后更深入了解中国,成为中英交流的友好使者,也希望中英学生结下的深厚友谊为两国未来教育、文化和各方面交流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阮劭 袁咏琦)
【谢会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