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低碳,要么出局”,企业生产降碳减排有了把“尺子”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6日讯 7月16日,恰逢全国碳市场启动四周年,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发布,省内一批锂电池、钢铁、通信、汽车、循环产业以及农产品企业入驻。

产品碳足迹像给产品做了一次全身CT检查,将产品从原材料获取、产品生产、物流运输到消费者使用直至报废回收,每个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都被精确计量。

7月16日,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发布,省内一批企业入驻。通讯员姜文嘉 供图

“要么低碳,要么出局”,一位企业责任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把“环保尺子”既衡量企业、产品以及社会责任的碳表现,又是全球贸易的“碳门槛”,决定着产品能否进入国际市场。

“每一克碳都值得被重视。”发布会上,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双碳”工作部总经理肖忠湘分享了实战经验,他们用“数字碳溯源”技术,像追踪快递包裹一样追踪每一克碳排放。通过建立从原料采购到电池回收的全周期管理体系,成功拿到打开欧盟市场的“碳钥匙”。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双碳”工作部总经理肖忠湘分享了产品碳足迹实战经验。通讯员姜文嘉 供图

现在,湖北企业有了更便捷的工具——湖北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定位是全省碳足迹数据归集中心、管理平台和服务枢纽,能够实现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标识、披露一体化管理。相关企业填报数据就能自动生成产品碳足迹报告,并可申请专属二维码碳标识;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碳足迹地图”。

(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姜文嘉 实习生石雯露 吴莹)

【罗田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