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3日讯 一段2个月前拍摄的夜鹭救援行动视频,近日因网友“路亚露露”的转发而冲上热搜。网友纷纷点赞,这个“闲事”管得好。
7月22日,长江日报记者找到视频中的救援团队,还原这场曲折且有风险的“管闲事”行动。
时间回溯到5月6日14时许,一通紧急电话打破平静。“江边有鸟被渔线缠住了!”江岸区禁捕办工作人员田川、熊小芹、王长亮、徐虎、皮旭尪一行5人组成救援小队,携带工具,抵达江岸区堤角肉联厂附近水域,发现现场情况比预想更为复杂:距离岸边15米的泛水区中,一只羽毛湿漉漉的鸟儿不时扑腾翅膀,却被渔线死死缠住。而此处的水底地形复杂,暗坑与杂物遍布,涉水救鸟面临风险。
“我来!”田川套上防水裤首度下水,淤泥瞬间没过膝盖。凭借多年巡护经验,他果断撤退——再往前半步就可能陷入泥潭。他改道右侧试探,探杆戳出前方有一个2米深的水荡,他第三次加穿救生衣“强攻”,又被水下杂物以及废弃渔线逼退。
巡护人员田川涉水救助受困鸟儿。通讯员潘伟 供图
田川摸着脖颈回忆:“每走一步都像蹚地雷。”他深知,若被渔线杂物缠住,救助人员很可能成了待救人员。
同事们给他加上一个救生圈,形成“救生衣+救生圈”双重保险,他第四次入水。江水漫过胸口,杂物在腿间不断划过……终于一步一步挪到鸟儿旁边,他扯断渔线,将鸟儿安全抱上岸。
令人揪心的是,鸟儿喉中卡着一个带倒刺的鱼钩。一位围观的钓友果断拿起专业取钩器,协助巡护人员完成了一起“鸟类口腔手术”。
鸟儿受困原因也揭开谜底:一根拉断的渔线上仍然挂着鱼,这只鸟儿误吞带钩小鱼因而遇险。
巡护人员田川重回现场,回忆当时的救助过程。通讯员潘伟 供图
经过检查,这只鸟没有明显外伤,精神状态尚好。考虑到它具备野外生存能力,不需要送往救护站,田川和同事们将它原地放生。
这样的温情一幕被围观的钓友全程拍摄,并在2个月后发布相关视频。
22日,武汉市观鸟协会秘书长明亮确认这是一只夜鹭,属于国家“三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动物。
近年来,随着武汉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和市民生态意识的提高,类似的救助事件时有发生。
2024年最美长江协助巡护员、江岸区巡护队队长熊小芹坦言,有些救援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他提醒市民,在江边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评估风险,不要随意涉险施救;可以拨打巡护热线,交由专业人员处置。
(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徐雯 潘伟 实习生石雯露 吴莹)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