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他怀揣2万元现金从河南信阳来到武汉,在汉口新华路租下20平方米小店;22年后,他站上国家级领奖台,荣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赵作权获得的国家荣誉。
赵作权获得的国家荣誉。
赵作权获得的国家荣誉。
赵作权,中联兴邦建筑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下称“中联兴邦”)总经理。这位从防水材料零售起步的创业者,从个体工商户,将一家小门店发展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深度参与武汉“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城市防涝治水的践行者。
赵作权在办公室。
提着帆布包来汉创业,当行业标杆18年保持“零投诉”
2003年7月15日,天气闷热,赵作权提着鼓鼓囊囊的黑色帆布包,抵达汉口新华路长途汽车站,包里塞着东拼西凑的2万元现金。
一周后,“诚信五金建材店”的招牌在新华路旁挂起。20多平方米的小店里,低矮阁楼是卧室,门口煤气灶就是厨房。
凭借勤奋与诚信,赵作权在4年里赚到人生第一桶金20万元,更收获了爱情。但他敏锐察觉,五金杂货店同质化严重,“挣的钱只能养家糊口,没有核心竞争力”。
2007年,他与妻子谭芳果断转型,进军舵落口大市场,专注防水材料,成立武汉市东西湖兴邦防水材料经营部。
赵作权与店长在门店讨论工作。
当时,防水市场鱼龙混杂,赵作权做出一个颇具风险的决定:代理价格高出市场30%、知名度不高的防水品牌“东方雨虹”。
初期,免费铺货、小区地推等策略收效甚微,团队一度灰心。直到他找到突破口:“真正使用防水材料的是泥瓦工,应该瞄准他们!”
他邀请东方雨虹技术团队,晚上给泥瓦工讲课,普及专业知识与产品优势。2007年至2009年,300多场技术宣讲覆盖上千名工人,口碑效应逐渐发酵。2009年下半年,市场终于迎来转机。
“诚信”是赵作权的立身之本。他坚持“要做就做最好,把客户放在第一位”,这份坚持让公司连续8年获评“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连续12年获评“武汉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8年保持“零投诉”纪录。
销售材料时,他发现,大型企业不屑承接的小型防水施工和维修业务,便组建专业团队,推出“包施工”服务,填补市场空白。18年来,中联兴邦为困难家庭、孤寡老人提供房屋漏水维修,仅收材料成本费,至今已累计减免费用超300万元。
让城市“会呼吸”,带着排水新技术投入“海绵城市”建设
8月4日,在武汉城投·金沙府项目施工现场,车库顶板上白色高分子异型片和土工布整齐铺设,凸起的方形排水管槽有序排列,与传统工地尘土飞扬的景象截然不同。
“这里覆盖土壤后将种植绿化,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能排出土壤中多余水分,既保障车库顶板安全、降低渗漏风险,又能实现雨水‘错峰’排放缓解内涝,同时施工效率提升50%,工程造价节省30%,用科技赋能‘好房子’建设。”赵作权说,近十年来,他一直在武汉推广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这项技术。
赵作权在城投·金沙府项目施工现场。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理念——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释放”利用,打造“会呼吸”“有弹性”的城市。
听到这个新闻,正在寻找事业新突破口的赵作权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吗?”他意识到,这是业务的新机会,更承载着巨大社会价值。
经深入调研和全国考察,赵作权瞄准国际领先、国内首创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2015年,武汉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2016年,他带领中联兴邦成功跻身武汉市首批海绵城市建设服务商行列。
推广新技术不易,赵作权再次拿出他的“笨办法”——一场接一场地做市场宣讲和技术推广。
“做了200多场后,才迎来第一个愿意尝试的项目。”那是武昌的一个地产项目,开发商心存疑虑。为打消顾虑,赵作权主动提出,在售楼部屋顶1000多平方米区域做示范工程,“效果不好不收费!”这场“豪赌”般的示范大获成功,一举打开市场缺口。
赵作权在城投·金沙府项目施工现场。
城投·四新之光小区是武汉海绵城市建设的标杆项目之一,中联兴邦参与建设,用上了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传统排水下渗效率低,土壤饱和后,雨水只能在地表横流造成内涝。而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能高效收集土壤下渗的雨水,净化、滞蓄后按需排放或回用,蓄水池内的水还能二次循环利用。”这套系统让小区在近年强降雨中,经受住了考验。
10年来,中联兴邦的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已在武汉多处得以应用,为这座滨江之城增添“弹性”与“韧性”,助力其“自由呼吸”。
在社区开设防水维修体验店,让漏水不再困扰居民
房屋渗漏,让普通家庭陷入困境:找谁修?怎么修才靠谱?不少人无奈求助街头“专业防水补漏”流动面包车,或网络搜索参差不齐的公司。
防水补漏街头“打游击”,防水补漏市场鱼龙混杂。媒体曾曝光:一些无资质、无技术的“补漏帮”利用信息不对称,用简单粗暴甚至欺骗性手段,收费动辄数千上万元,却无法根治问题,甚至造成二次破坏。
洞察行业痛点,带着对民生需求的关注,赵作权将目光投向社区,业务有了新方向:在武汉老旧小区及新建社区密集布点,开设“社区防水维修体验店”。
赵作权在向顾客介绍防水产品。
“让居民在家门口找到正规、可靠的防水维修服务。”赵作权的体验店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他计划,将中联兴邦近20年积累的防水施工、渗漏诊断等经验系统化、标准化,通过严格培训传授给门店技术团队。
这些社区店不仅是服务终端,更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被赵作权视为未来拓展的“人才储备库”。他还有更长远的构想:“若有条件,希望兴办专业的防水修缮培训学校,培养更多专业技术工人,让更多人凭过硬手艺在武汉、在这个关乎建筑安全和民生福祉的行业里成就事业。”
赵作权在帮顾客搬运货物。
“一手打造城市的‘弹性’筋骨,一手守护百姓的安居‘里子’”,面对未来,赵作权目标清晰:继续深耕“海绵城市”建设,通过社区体验店创新模式,将专业防水修缮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守护万千家庭的安居梦。
(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图片: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摄)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