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7日讯 “企业九成以上的汽车芯片相关创新专利,在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通道护航下,3个月内就获得授权。”最近,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喜事不断,融资顺利,智能高阶辅助驾驶芯片“星辰一号”很快要量产。
智能驾驶芯片“星辰一号”在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帮助下,快速获得专利授权。通讯员供图
7日,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向记者表示,在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企业创新技术的支持下,从2020年到2025年,5年来,公司的专利申请绝大部分都走了绿色快速通道。这不仅让芯擎科技的核心技术获得快速保护,还受到更多资本青睐。
芯擎科技于2018年在武汉经开区成立,专注于高端汽车电子芯片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2021年,芯擎在武汉发布国内首款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实现了国产高端汽车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7纳米芯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制程之一,实现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更小的尺寸。
截至目前,“龍鹰一号”累计发货超150万片,搭载或定点于吉利领克系列、银河系列、一汽红旗系列、红旗金葵花、长安启源,以及德国大众集团多个海外品牌等40余款主力车型中,位居国产汽车智能座舱芯片出货量首位,并且是首个斩获海外长期大额订单的国产座舱供应商,量产车辆已进入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像“龍鹰一号”相关专利快速申请一样,芯擎科技“星辰一号”的专利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授权。实际上“龍鹰一号”“星辰一号”两款车规级芯片相关的64件发明专利,经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服务通道,均在3个月内获得授权,而通常的发明专利授权在2年左右。
“星辰一号”是芯擎科技自主研发的第二款7纳米车规级芯片,2023年10月在武汉发布。作为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芯片,其在性能、算力、存储等关键指标上已超越国际大厂的主流智驾芯片,填补了国产同等算力智能驾驶芯片的空白。
记者了解到,获得专利授权,让企业构筑起知识产权保护的护城河,没有后顾之忧,“星辰一号”量产正稳步推进,目前已定点吉利银河两款车型,明年可大规模装车。
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预审机制为企业提供了高效服务。备案企业的高价值专利经中心预审合格后,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快速通道,全流程审查效率显著提升。
针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创新需求迫切的“优等生”,保护中心建立“白名单”机制,进一步缩短预审案件提审周期,“白名单”企业从预审开始到完成处理平均仅需7个工作日。芯擎科技是其中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
据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武汉保护中心累计备案创新主体2538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42家,占比近七成。
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本地重点领域优势细分产业,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重点,优化服务模式,提升专利预审服务质效,助力武汉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荣晶 邹逸丰)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