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宜业武汉,共享城市繁华。”8月5日,“我为武汉‘十五五’规划建言”征集活动启动,获市民积极响应,截至8月13日,已征集到329条建言。
有市民关心“一老一小”,盼暑期托管和幸福食堂升级,有市民关心公共服务,建议推广“错峰停车”和“城市书房”,有市民着眼产业发展,写下1600余字长篇建言。
分担带娃压力推广“楼宇托管”
市民踊跃建言,最关心“一老一小”
“我为武汉‘十五五’规划建言”征集活动启动后,市民踊跃建言,其中“一老一小”关注度最高。
市民张先生一直关注社区暑期托管,他说,近年来,武汉市大力普及社区暑期托管,他一位同事家住洪山区,给孩子报名社区暑期托管,少操了不少心。
“托管升级,写字楼要接过社区的接力棒。”张先生说,写字楼里是否也能办暑期托管呢?他近期注意到少数写字楼已经试点职工暑期托管,便给武汉“十五五”规划提了个建议——扩大楼宇暑期托管范围,还可以尝试在写字楼里办日常课后托管和0到3岁婴幼儿托育。
市民刘女士关注社区老年食堂多年,此次“十五五”规划征集,她建议武汉各区试点“中央厨房”老年食堂。她说,现有的社区食堂,基本是街道、社区单打独斗,运营成本高。建议各区成立老年食堂“中央厨房”,食材统一采购,统一做饭,分发给各个街道、社区的供餐点,“规模上去了,成本摊薄了,食堂也就建多了”。
盘活存量资源推广“错峰停车”
市民盼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除了“一老一小”,记者发现,市民们对公共配套服务也十分上心。
“能否推广‘错峰停车’,解决‘停车难’问题。”胡先生家住某老旧小区,“停车难”是其心病。胡先生说,去年冰雪冻雨天气,不少商场开放夜间优惠停车。东西湖区有个工业园,给附近小区开放“错峰停车”,居民有车位,企业能增收,一举两得。
胡先生说,“十五五”期间,可扩大范围,鼓励写字楼、工业园、政务服务中心等停车场开放夜间“错峰停车”。企业职工、办事人员白天停,周边老旧小区居民夜间停。
市民范女士十分关注城市文化建设,她建议多建“城市书房”。
“就在居民小区周边,小巧,方便,就近看书。”范女士说,部分社区开办有社区图书馆,但关门较早,图书不多。听闻光谷开办了许多城市书房,营业时间长,书目多,可在全市推广。还可以在城市书房开设青年创业工位,服务青年群体。
她写下1600余字建言
希望武汉“十五五”更宜居宜业
“希望武汉未来更加宜居宜业。”“我为武汉‘十五五’规划建言”征集活动启动后,市民周女士为武汉“十五五”规划写下1600字建言。
周女士说,“十四五”期间,武汉市GDP迈上2万亿新台阶,城市能级显著提升。“十五五”期间,希望武汉在引入新产业的同时,精耕现有的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数字创意等众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高端产业,赋能公共服务,办好家门口的每一件小事。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市民建言主要涉及经济产业发展、城市绿化拓展、公共服务提质、历史文脉赓续、城市更新推进等方面。
“加大挖掘老汉口历史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家住江汉区黄陂街的周先生说,加快老旧片区改造更新,深化历史文化建筑、街区的保护开发,挖掘更多文旅IP,实现文旅升级,共享城市繁华。
(长江日报记者杨荣峰)
相关阅读
为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8月5日至9月30日,中共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通过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长江网开展“我为武汉‘十五五’规划建言”征集活动。相关部门将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研究、充分参考吸纳。
点击下图建言献策: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