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了!”日本华裔少女在武汉提笔写下“中国”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13日讯 “在东京长大的我,从小听父母讲武汉的故事。黄鹤楼有诗人的千古名篇,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第一桥,热干面的芝麻酱香是武汉人最想念的家乡味。”8月13日上午,来自日本的华裔少年王千惠,在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湖北武汉营的开营仪式上深情说道。当天,来自日本、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等国家的30名华裔青少年营员及领队老师齐聚武汉侨史展厅,开启为期10天的文化探索与寻根之旅。

日本华裔少女王千惠展示自己刚完成的书法作品:我爱中国武汉。实习生骆海胜 摄

王千惠表示,百闻不如一见,如今终于来到武汉,十分欣喜,更加为自己的中国血脉感到骄傲。她说,这次夏令营行程丰富,有3D打印礼品等环节,平时很难接触到,一定要好好感受。而她最期待的传统文化体验——书法写作环节上,王千惠一笔一画写出两个字“中国”。墨香萦绕中,坐在她不远处的新西兰华裔少年武朱端瑞写的尤其认真。“平时在家里我们都说中文,我也在上中文课,虽然有些吃力,但是一直努力在学。此刻看着笔下的文字,我更觉亲切。”

新西兰华裔少女武朱端瑞体验书法写作。实习生骆海胜 摄

“这样的文化体验正是他们期待的。”印尼苏北湖北同乡会领队林美芳看着孩子们学习书法的样子,感慨道,“现在印尼国内学习汉语的热度很高,很多学生都希望来中国留学,一听说有这个活动就积极报名了。”日本东京希望之光中文学校校长田芳坦言:“孩子们在课本上学到的是冰冷的文字,没有切实感受到中国现在真实的样貌。希望他们多回国看看,真正喜欢中文才能坚持学下去。”

新西兰湖北经贸文化协会理事、领队老师陈月涵提到,此次来汉的新西兰青少年多是“华人二代”,对他们而言这是“跨越空间的寻根之旅”。“这次有机会深入接触中国,能给孩子们信心,让他们觉得学中文很重要,助力提升听说读写能力,播撒文化种子。”

来自日本、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等国家的30名华裔青少年营员及领队老师参观武汉侨史展厅。实习生骆海胜 摄

本次夏令营活动由中国侨联主办,湖北省侨联和武汉市侨联承办,宜昌市、荆州市侨联协办。武汉市侨联负责人介绍,“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是中国侨联精心打造的品牌活动,承载着深化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认同的使命,希望大家“以心相约感知中国,以情相系记录中国,以文会友介绍中国”,在行走中增长知识,在交流中收获真情,把在武汉的所见所闻带回住在国,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接下来的行程中,华裔青少年们将走进东风猛士公司、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等地,并前往荆州游历古城,到宜昌参观三峡大坝、屈原故里,领略湖北的科技实力、自然风光及历史文化底蕴。

(长江日报记者范婷婷 实习生胡馨月 王祖怡 通讯员聂瑞 李广)

【罗田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