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22时,外卖骑手李斌在蔡甸区铁建知语城小区门口停下电瓶车,借着明亮光线看了眼入口处的导引图,随即迅速把外卖送达顾客家里。“希望武汉有更多小区像这样,增设小区夜间导引系统,这样我们送得快,客户也不用久等。”李斌通过“长江日报城市留言板”给“十五五”建言。
物业在入口设置的平面导视图。 记者尹勤兵 摄
李斌从事外卖工作已经有5年,随着夜经济越来越火,他在晚上的配送单也激增。“晚上送外卖,小区楼栋号很难看清楚,一不小心就会超时。”李斌说,晚上一些小区楼栋标识不清、环境复杂,外卖小哥不得不降低车速四处张望,甚至频繁打电话沟通,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安全隐患。
出入小区的外卖员。 记者尹勤兵 摄
“外卖已经超时,骑手还在小区打转”,怎么破解?铁建知语城小区物业综合部面对着不少业主反映小区标识不清致使外卖超时的情况,想了个办法:在小区东西两个主要出入口设置清晰的总平面导引图,标注了7栋楼、14个单元的分布和行车路径。相关负责人李贝说,物业还在每一栋楼前的楼栋号牌内加装LED背光灯,外卖小哥一眼就可看到亮着的楼栋号。
物业在入口设置的平面导视图。 记者尹勤兵 摄
物业设置的楼栋牌灯箱。 记者尹勤兵 摄
“这太方便了!”李斌说,现在一看图就知道方位,老远就能看到发光的楼栋号,平均每单能节省好几分钟。对业主而言,外卖送达比以前更准时,来回电话少了,小区居民刘女士表示:“晚上点夜宵方便了很多。”
李贝说,增设小区夜间导引,投入不大,效果却挺好。下一步,物业还将采购并增设带夜光功能的楼栋号牌。
物业将采购带夜光功能的楼栋号牌。 记者尹勤兵 摄
对此,李斌建言,希望这一举措能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将其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建小区规划的标准化内容之一,让更多穿梭于夜色中的劳动者和市民受益。
(长江日报记者尹勤兵)
参与方式(任选一种):
1.扫描二维码,进入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首页相关话题(点击进入),留言参与征集,提交您的建言。
2.登录长江网(http://www.cjn.cn),点击进入“武汉市‘十五五’规划公众建言征集”专题(http://h5.jp.cjn.cn/plan/2025.html)留言;或扫描二维码,进入相关专题,留言参与征集,提交您的建言。
【编辑:丁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