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工开物|敷上这剂“膏方”,石头也能长草开花

人有跌打扭伤,贴一服膏药便可活血化瘀。山体因开挖裸露破损,有了伤痛,是否也能敷上一剂“膏方”帮其愈合,恢复盎然生机?

中国能建旗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一种针对陡峭山体的特制“石头膏方”。施工时,对山体进行修整处理“清理创面”后,将这黏稠的“膏方”喷涂在岩壁上,铺设锚网作为“敷贴”加以固定。如此,即便是光秃嶙峋的岩石,也能让种子扎根发芽,蔓延成绿。

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喻章(左)指导团队成员调制“石头万能胶”。 记者 胡冬冬 摄

【研发者说】

讲述者: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 喻章  

曾满目葱茏的青山,因人们的工程活动而变得岩壁裸露。数据显示,我国仍有约2900万亩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亟需修复,其中不少受损山体坡度陡峭。

当山体坡度超过55度,传统喷播绿化技术便难以奏效。雨水一冲,喷上的营养基质很容易就流失,后期养护困难,植物往往“一年绿、二年黄、三年枯”,难以长期存活。

眼前这杯“芝麻糊”似的灰色混合物,就是我们研发的“石头膏方”,它能附着在近乎垂直的岩壁上。给山体疗伤,选什么生态材料、用多少比例,整个过程就像中医开方,得精挑“药材”,斟酌剂量。

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喻章和团队成员分析调制的“石头万能胶”性状。记者 胡冬冬 摄

这里面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土壤,还有调节酸碱、补充养分的专用添加剂。最关键的是,我们优选生态粘结剂替代了会使土壤碱化、影响发芽的传统水泥,不仅能让土壤和岩石粘得更牢,还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除了保土、保肥,“石头膏方”还得解决岩石边坡存不住水的难题。我们在配方中加入了多种高性能保水剂,使土壤能吸持住雨水,缓慢释放,滋养植物。我们前后对比十多种材料,甚至测试过尿不湿中的吸水材料,最终选定的保水剂可将传统材料水分的保持时间明显延长。它就像一味药引,能把土壤、肥料本身的存水功能有机结合,从而协同发挥“药效”。

制作“石头万能胶”所需的材料。记者 胡冬冬 摄

当然,“膏方”在重力作用下仍会滑落。我们配套研发了一种三层锚网结构作为“敷贴”,将整片“石头膏方”牢牢贴在坡面上。实际修复时,工作人员会在“石头膏方”表面喷撒上种子。维护期后,植物的根系会充分伸展、盘绕在锚网的层与层之间,让整个生态修复结构更加稳固。

2023年,鄂州花湖机场净空区黄山山体生态复绿工程,施工人员向裸露的山体上喷洒一层“石头万能胶”。通讯员供图

目前,我们这项技术已在武穴、鄂州和武汉市蔡甸区等地的十余个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以及在鄂州花湖机场续建工程中成功应用。



【大众点评】

讲述人:鄂州市昌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鄂州花湖机场生态修复项目负责人张笛  

2023年,为满足特殊科目运行需要,鄂州花湖机场净空区黄山碍航山体实施了降高工程。由于开挖施工,损毁了原黄山山体自然地形地貌,影响了机场生态环境。

裸露的山体高而陡,坡度普遍超过65度,复绿面积达3100亩,修复难度非常大。经多方比较,我们最终选用了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发的“石头膏方”基材和三层锚网技术。在没土、没水、没肥料和山体近乎垂直的恶劣环境下,这项技术牢牢“粘”住了土壤层,比传统修复方式效果更好。短短一个月内,山体就重新披上绿装。

鄂州花湖机场净空区黄山山体生态复绿工程,如今绿意盎然。记者 胡冬冬 摄

如今,一年半过去了,修复后的山体经受住了风雨考验,没有出现水土流失,呈现出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象。蓝天白云之下,货运飞机忙碌起降,坡上一抹抹新绿,生机盎然。

(长江日报记者栾嘉雯 整理 动图制作:张莉)

【罗田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