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7日讯(记者郝天娇 实习生彭青青)8月25日,位于东西湖区柏泉街的武汉芯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丰精密”)无尘车间内,数台通体白色、约两米高、状如集装箱的设备正在运行。这是公司最新研发的国内首台先进封装用全自动晶圆修边设备UNI-D310T,上个月已顺利交付国内某半导体制造企业并完成装机调试,填补了国内先进封装行业的空白。
芯丰精密交付国内首台先进封装用全自动晶圆修边设备UNI-D310T。 受访者供图
透过设备上的观察窗,记者看到机械手臂将一片12英寸晶圆送入内部。随后,晶圆依次经历对中、切割、清洗、甩干四个自动化步骤,约几分钟后,处理完成的晶圆从另一侧送出,如同影碟机传输碟片一样。整个流程无人值守,连续进行。
众所周知,芯片是现代电子设备的“大脑”,从智能手机、电脑到医疗设备、航天器,几乎所有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芯片,而芯片是晶圆上加工制作出来的微电子器件。如果说晶圆是制造芯片的基础,那么封装工艺则影响着芯片的性能。
武汉芯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 受访者供图
“我们的设备可以全面兼容先进封装及传统封装工艺需求,并可以提供多种定制化方案,适应不同客户的特殊应用场景。”芯丰精密总经理万先进介绍,UNI-D310T设备将晶圆修边与划片两道关键工艺集成于同一机台,可兼容8英寸和12英寸晶圆,支持环切、半切和全切多种加工模式。该设备的成功应用,改变了国内先进封装领域修边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封测产业降本增效和设备自主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选择。
武汉芯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 受访者供图
多年来,国内该类型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去年12月,芯丰精密组建起数十人的研发团队攻关。今年1月正式启动项目,3月就接到了客户订单,7月首台设备即交付。
“时间非常紧迫。”万先进回忆道,“我们需要完成的精度相当于一张普通A4纸厚度的十分之一,要在极薄晶圆上完成精细‘雕刻’,难度可想而知。”据介绍,在最紧张的6月调试阶段,团队发现算法参数存在偏差,全体成员自发分为早晚两班、轮流作业,“困了就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休息,花了两个星期终于解决了问题”。
“我们这个地方比较偏,基本上没有外卖,但万总知道烧烤在哪里,晚上8点前他会开车在周围的烧烤店买,过了12点就只能去泾河或者金银湖买。”负责人刘总笑着说,白天公司有食堂可以吃东西,晚上大家就盼着他的烧烤,“万总是做研发出身的,非常懂我们。我们是一个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团队,团队的凝聚力是顺利研发的关键”。
截至目前,芯丰精密的生产计划已排至明年6月。万先进透露,未来将继续对该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并扩大系列产品的研发设计。
【编辑:丁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