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一江水、共护一片蓝,澜沧江湄公河——长江文明论坛在汉举行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日讯(记者鲍若乔 通讯员阮建平 彭禹绵)8月31日,由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澜沧江湄公河—长江文明论坛”在武汉成功举行。来自中国及东南亚多国的专家学者、高校代表齐聚珞珈山下,围绕江河文明对话、区域合作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流域文明互鉴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

论坛开幕式上,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曹裕江讲到了武汉与澜湄流域的深厚联结:从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研发的江豚监测技术应用于湄公河生态保护,到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参与制定湄公河国际航运规则,再到长江水利委员会生态文明讲堂常态化汇聚澜湄各国专家,生动诠释了“同饮一江水,共护一片蓝”的合作理念。

长江与澜沧江—湄公河同为亚洲重要文明发祥地。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楚龙强指出,武汉大学依托多学科优势,在考古研究、遥感监测、农业技术等领域深耕两大流域研究,已与澜湄五国28所高校建立合作,推动杂交水稻技术、水污染治理方案等成果落地东南亚。

当日的主旨演讲与分论坛环节亮点纷呈。在人文馆设立的边界海洋、长江文明、地理空间、碳中和、非传统安全五大分论坛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贵州大学、外交部政策规划司、水利部澜湄水资源中心、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市社科院等国内机构,以及泰国、柬埔寨、新加坡等国专家学者,围绕“文明对话”“命运共同体建设”“澜湄水资源合作” “技术赋能与区域治理”和“非传统安全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对话。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表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9届,未来将由武汉大学接棒,于2026年主办第十届赛事,为区域青年创新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此次论坛不仅深化了对两大江河文明内在联系的认知,更促成多项合作共识。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梁涛表示,主办方将梳理研讨成果,推动学术转化,并依托青年创新大赛等平台,持续注入文明交流新动能。

据悉,此次论坛是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具体实践,吸引国内外百余名嘉宾参与。通过与会学者之间的跨学科对话与研究成果分享,呼应了《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建设和平家园、安宁家园、繁荣家园、美丽家园和友好家园的倡议精神,为促进长江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文明互鉴、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协同发展凝聚了共识、拓展了视野。

作为论坛的核心主办单位之一,武汉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全程统筹协调,以推动文明互鉴、深化区域合作为目标,为论坛成功举办提供关键支撑,成为连接长江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文明对话的重要纽带。

(摄影/视频:夏俊俊 部分图片来源:武汉大学)

【罗田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