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3日讯 80年前,文艺工作者引领着民众在武汉街头唱响《义勇军进行曲》,将抗日救亡的号角传遍全中国。斗转星移,抗战烽火淬炼的城市精魂,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感怀。9月2日晚,武汉市“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惠民演出在汉口江滩大舞台燃情上演,文艺工作者通过歌舞、戏曲、曲艺、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深情回顾抗战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点赞喝彩。
湖北大鼓《群雄聚江城》。记者叶飞艳摄
此次文艺惠民演出以“丹心绘山河 筑梦向云天”为主题,由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武汉市群众艺术馆、武汉市文艺志愿者协会承办,旨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志愿者们以真挚的情感描绘山河的峥嵘岁月,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铭记历史,汲取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杂技《生生·不息》。记者叶飞艳 摄
当晚的文艺演出在舞蹈《和平天使》中拉开帷幕,孩子们用轻盈的舞姿传递出对和平的珍视与向往。经典歌曲《南泥湾》的熟悉旋律响起,悠扬曲调瞬间将观众带回当年热火朝天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现场。杂技《生生·不息》、舞蹈《深蓝家书》以精湛技艺与艺术表现力,以其独特的编排和深情的演绎打动人心。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更是让观众领略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演员以高亢的唱腔、潇洒利落的动作,将杨子荣的英勇无畏展现得淋漓尽致。
舞蹈《深蓝家书》。记者叶飞艳 摄
80年前武汉街头万余民众参与的抗战歌咏,唱响了民族救亡运动的最强音,也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士气最动人的战歌。在当晚的演出中,《松花江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雁南飞》《共青团之歌》《太行山上》《怒吼吧,黄河》等一系列经典抗战歌曲与爱国歌曲再次唱响,演唱者们以饱满的情感唤醒集体记忆,彰显中华儿女在抗战中展现出的不屈意志与家国情怀。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记者叶飞艳 摄
鼓板轻敲,中国曲艺最高奖项牡丹奖获得者、湖北第五届“最美文艺志愿者”、湖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徐宁,带来他最新的作品《群雄聚江城》,用最具湖北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唱响了抗战期间白求恩、斯诺、伊文斯等国际友人在武汉将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的故事。“他们为中国抗战深入前线把命舍,一个个不得了,了不得,我们作为后人要铭记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武汉的发展贡献力量,共同谱写这座英雄城市的新华章。”
歌声铿锵,舞姿豪迈,观众心中的爱国豪情也如同身边的长江一样澎湃、激荡。演出在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激昂曲调中落下帷幕,观众纷纷起立加入合唱,歌声在汉口江滩上空久久回荡。
(长江日报记者王娟 叶飞艳 通讯员郑靖凡)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