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师生:收看阅兵式深感自豪,强国建设需接续奋斗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3日讯(记者汪洋 通讯员杨立泉)3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会议室,师生党员们胸前佩戴着党徽,集中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师生党员集中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施琦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船艇部队的一名海防战士。从守卫祖国海疆,到钻研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始终是那颗“为船为海为国防”的初心与信念。此次阅兵,目睹作战部队斗志昂扬、新型装备层出不穷,施琦倍感振奋。“它们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我们科研工作者日夜攻关、奋力攀登的‘靶心’。”

施琦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比以往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和平的天空,要靠强大的国力去守护;伟大的梦想,需凭坚实的实力去实现。“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船海学子,我们将坚定不移,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最需要的一线,写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最前沿!”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三本科生耿皓宇是一名军事爱好者。他告诉记者,直播画面中,当一支支现代化方队在天安门前庄严行进,当国产新型武器装备以豪迈之势通过长安街,他深受震撼与鼓舞,更为祖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感到无比自豪。“这场阅兵不仅向世界很好展示了国威军威,更向我们青年学子发出了时代的召唤。”

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陈明胜表示,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他说,八十年前,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场伟大胜利不仅是民族的荣光,更是人类正义的凯歌。它如一面历史明镜,昭示我们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接续奋斗。

作为一名海洋工程领域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陈明胜看到我国自主研制的现代化装备依次亮相,其中不乏海洋领域的“大国重器”,更加体会到“向海图强”的使命之重。他表示,将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育人本领,积极投身教育创新实践、推动教学变革,以科技力量守护蓝色国土,引导新一代海洋人才走向深蓝,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罗田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