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4日讯(记者郝天娇 通讯员兰子君)截至8月底,由武汉云建设运营的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已正式启用9个月,为我市800余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推动500余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完成评测验收218 家企业。
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受访者供图
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承京形象地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比作“中医诊疗”。“数字化转型诊断,可以视为给企业‘把脉’,我们借助专业诊断咨询服务商力量,细致评估企业的业务流程、信息化基础、管理模式等。基于诊断结果,再为企业‘开方’,搭建平台,让集成服务商与产品服务商紧密协作。引入符合企业需求的先进信息技术、工业软件、智能设备等,相当于为企业‘抓药’,助力企业对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进行数字化升级,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竞争力。”
武汉是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六个试点城市。去年10月31日,创新中心在汉正式启用,以“政府指导、多方共建、市场运营”方式,为武汉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服务。
“创新中心的使命是发现并陪伴武汉未来土生土长的‘华为’‘阿里’,用数字化的工具助力它们快速成长。”方承京说。
“数字化转型从多方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飞恩微电子有关负责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之前,生产线上的贴片机、测试台等设备多数依赖人工记录与监控,设备利用率不足70%。
如今的飞恩微电子生产车间内,电子看板上的产量、通过率、温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生产线上,机器飞速运转,员工根据自动化生产设备流程,忙着自己手头的工作。
该负责人介绍,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后,引入了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每个在库备件都有了明确的储位信息,避免了备件库存缺失影响设备维修时效,设备数字化管理将设备的利用率提升到80%,减少因设备故障停机1200小时,生产完成率提升15%。
创新中心目前已成功打造72家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打造12家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推动试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实现上云用云1200余家。
据了解,在工信部组织的中期绩效考核中,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成绩斐然,排名全国前三。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