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复传:从农民工到武汉公园“双料”园长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4日讯(记者明眺生)9月4日上午,54岁的梅复传手持遥控器,操作农用植保无人机升空,给汉阳树喷施叶面肥。

梅复传操作无人机升空给汉阳树喷施叶面肥。记者李子云 摄

他说,汉阳树开花结果会消耗大量养分,喷施叶面肥可以给它补充营养。

19岁时,梅复传走出大别山,来到武汉打工。36年来,他由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同时管理着汉阳公园、汉阳树公园的“双料”园长。

梅复传在汉阳公园修剪残花。记者李子云 摄

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人大代表……闪光的荣誉背后,链接着他脚踏实地、吃苦耐劳书写的一段励志人生。

货车司机当上工程部部长,三环线生态带建设立大功

梅复传出身于红安县一个农村家庭,兄妹6人,他排行老幺。他从小一边读书,一边帮家里干农活,养成了吃苦耐劳、做事认真的品质。

1989年高中毕业后,梅复传背着行囊来到武汉,在一家物业公司当了3年保安。

他渴望有一门技术傍身,幸得兄长资助,他转而学习汽车驾驶,拿到A照。1994年,汉阳区园林局下属的园林工程队招工,他应聘当了一名司机。

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他抢着干。有时,他一天要开3台车:清晨开货车送树到工地,回头开面包车接技术人员,晚上开洒水车给树木浇水。

他深信父母留给他的民间谚语,“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技多不压身”。业余时间,他买来书籍,自学充电。开车运送土方、苗木的间隙,他主动参与绿化工程施工,边干边学。他主动拜技术人员为师,学习各种园林知识和技能。

2万平方米的南岸嘴绿化工程、7000平方米的汉正街暨济商城空中花园等项目,都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

2006年,园林工程队与其他资源整合后,成立了武汉琴台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琴台绿化公司),梅复传升任工程部部长,后来又晋升为该公司副总经理。

在工程部长任上,梅复传参加湖北省相关部门组织的园林技能培训,系统学习了园林知识和技能,并考取了项目经理证书。

2011年,全长91公里的武汉三环线生态带建设启动,长约8公里、两侧各宽50米的汉阳标段,由琴台绿化公司承建,要求一个月内完工。

梅复传买来一顶大帐篷,与技术骨干吃住在工地。他带领园林工人日夜加油干,提前5天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2012年,梅复传荣获“武汉市杰出农民工”称号。

如今,驱车行驶三环线汉阳段,看到当年亲手种下的花草树木已经郁郁葱葱,他会情不自禁涌起一股自豪感:“当年,我们真是挺厉害的。”

为民建言,公园门前搓板路变柏油路

2015年,汉阳墨水湖公园开园前夕,梅复传从琴台绿化公司副总经理任上,调到该园当临时“管家”。他将绿化养护、安保、保洁等架构搭建好,保证了公园如期开园。

随后,他调任汉水公园管理处任牵头副主任,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园“管家”。他利用多年积累的园林知识和技能,将公园管理得井井有条。

他还经常深入社区,手把手教物业公司的绿化工和小区居民养护花木。江欣苑社区有位花友去世后,留下很多盆栽,他80多岁的老伴不懂养花,面对这些盆栽不知如何是好。梅复传得知后,多次上门指导,还留下手机号,让她有问题随时咨询。

2018年,梅复传当选为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当时,汉水公园门前有一条宽3米的水泥路,是周边居民进出公园的必经之路。因附近搞建设,这条路损坏严重,变成了一条“搓板路”。

梅复传深入调查走访后,撰写了一份提案。不到一个月,这条路被拓宽改造成宽6米的柏油路。附近居民陈爹爹激动地说:“家门口的人大代表真管用!”

活到老学到老,“双料”园长成无人机飞手

2023年,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梅复传,被调到汉阳公园当园长。一年后,汉阳树公园建成开放,他又兼任该园园长,成为一名“双料”园长。

梅复传(左二)在汉阳公园巡园时与市民交流。记者李子云 摄

汉阳公园规模不大,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石榴花塔、牡丹园等多处著名景点。梅复传上任后,全方位提升公园管理服务水平,擦亮人文名片。

今年春天,市民在汉阳公园牡丹园赏花。记者李子云 摄

始建于宋代的石榴花塔,是一个隐藏在闹市公园中的历史文物。他对塔身周边环境进行优化提升,并添置了视频监控系统加强保护。

牡丹,是汉阳公园的园花。看到有40余年历史的牡丹园土质退化、品种老化,梅复传买来20车河沙和腐叶土,配制成疏松透气、滤水效果好的土壤,对园内土壤进行改良,并引进多个牡丹品种替换老化品种。近两年,“相约汉阳赏牡丹”成为特色赏花“共享地”。

梅复传在汉阳公园牡丹园修剪枝条。记者李子云 摄

540余岁的汉阳树,是武汉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汉阳树高达28米,以前修剪枯枝必须一次次搭起脚手架,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梅复传申请经费,添置了一台臂长18米的升降车,可环绕汉阳树进行枯枝修剪。

去年夏天,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超长,汉阳树生长受到影响,叶色发黄,部分树叶出现焦边、提前黄落现象。梅复传请来古树保护专家“把脉”后,建议为汉阳树安装一套喷雾系统,同时配备一架农用植保无人机,给汉阳树喷水降温保湿,兼具喷施叶面肥和喷药防治病虫害功能。

今年夏天,这套喷雾系统每天早晚开启,为汉阳树“冲凉”。如今的汉阳树,枝叶青翠。

汉阳树安装了一套喷雾系统。记者李子云 摄

梅复传深信,技术是吃饭的本钱。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只有懂技术,才能真正做好管理。他先后两次报名参加培训,考取了高处作业资格证书和无人机操作证书。修剪枯枝,他乘升降车与园林工人一道操作;喷水喷肥,他亲自操作无人机。

梅复传给植保无人机加水和叶面肥。记者李子云 摄

他说,无论干什么工作,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是基础。“不吃苦,田地哪来收成;不付出,人生就没有收获。”

【罗田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