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5分钟可跑百公里,湖北首座电动重卡超充站投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5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吴少祥)以往,开“大卡车”的司机总是赶在早高峰去加柴油,如今“油”转“电”,不用打时间差了,充电五分钟,行驶百公里,重卡超充出现在武汉了!9月5日,在青山区西马物流园内,我省首座电动重卡兆瓦级超充站正式启用。同时,东风70辆新能源车现场交付给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

在青山区西马物流园内,我省首座电动重卡兆瓦级超充站正式启用。  记者李佳 摄

传统燃油重卡作为碳排放“大户”,亟须向新能源方向转型。相关意见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要成为我国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体系基本建成。

业内专家认为,重卡从“油”转“电”,不仅需要“车”,还需要补能效率的提升与补能网络的完善。

现场,湖北省首个电动重卡超充示范站亮相。该站已部署10个重卡车位,包括1个兆瓦车位与9个快速充电车位,据介绍可同时满足兆瓦重卡、普通重卡及轻卡的充电需求。

记者看到,最显眼的是比人高上几个头的兆瓦级超充站。以往,电动重卡完成充电需1—2小时,而兆瓦级超充单桩最大功率可达1440千瓦,实现“充电15分钟、续航300公里”。同时,充电方式涵盖扫码、刷卡及微码三种。

可以看到,不足1分钟就已充电超一成。  记者李佳 摄

与充电基建配合的70台车辆,分别为50辆东风电动重卡、10辆东风日产N7、5辆神龙示界和5辆纳米01,未来将覆盖钢铁物流全场景,共同组成“钢铁物流全面电动化项目”。

东风商用车总经理助理刘翼介绍,该项目构建了覆盖大宗运输、厂区通勤、短途接驳的“重卡+乘用+微型”运输矩阵,更整合了车联网平台、智能调度系统、专属维保服务,形成行业首个钢铁物流TCO(全生命周期成本)交通能源融合的优化方案。

当日,在武钢、东风、华为等企业见证下,“钢铁物流示范运营中心”揭牌,三方合作模式将向全国钢铁行业推广。

揭牌仪式现场。 通讯员吴少祥 供图

华为数字能源充电网络团队负责人透露,该示范站接入智能微电网系统,可联动厂区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实现“绿电直充、就地消纳”,打通“绿色发电—绿色运输—绿色补能”闭环。钢铁物流车“吃”的电,或许就是厂区太阳能板发的、风电场转的“绿电”。

省经信厅总工程师盛章学指出,交通运输占碳排放总量10%,其中重卡是公路运输减排关键,新探索将为全省工业转型注入新动能。

【编辑:丁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