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曾在武汉研究细菌武器

武汉收藏家万学工收藏的《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

9月17日,电影《731》全球首映式在哈尔滨举行。影片揭露了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731部队在哈尔滨市平房地区通过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的战争罪行。事实上侵华日军细菌部队也曾在武汉活动。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萌介绍,侵华日军在二战中建立起覆盖亚洲多国的细菌战作战体系,在中国成立了哈尔滨第731部队、长春第100部队、南京荣字第1644部队、北京甲字第1855部队、广州波字第8604部队等多支细菌部队,731部队最为臭名昭著。

今年,南京大学联合海内外学者历时8年整理编纂的11卷《抗战时期细菌战与防疫战文献集》正式出版,王萌教授是该书的主要编写者之一。

其中《日军官兵证言所见侵华细菌战暴行》一书中收录有侵华日军士兵大快良明的证言,这份证言记录了他所在的部队在汉口的一些活动。

大快良明1938年被临时征召入伍,作为辎重兵加入第14联队,后编入第7防疫给水部。当年10月20日,他随军进入汉口。不久,部队在汉口建立检疫所和研究室,研究室主要从事疫苗制造,也进行细菌培养。

大快良明在证言中提到,他当时所在利根部队曾出现不明原因的伤寒蔓延,造成数十人被感染,3人死亡。“由此可知,部队确实是在培养伤寒病菌,此外我听说也在培养霍乱菌”。

该部队还建立了一间有3张榻榻米大小的狭窄房间,用来关押被宪兵队带来的中国人。证言中记录,军医给那些中国人打针,给他们“治疗”,等实验结束后就把他们带到外面砍杀。他还曾听部队里的其他人说过“今天有解剖”之类的话。

王萌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大快良明的证言来自日文文献《细菌战部队》,是日本七三一研究会1993年6月到1995年间采访整理的。“这是目前日军细菌部队涉及武汉最直接的证言,非常有史料价值,侵华日军在华中的细菌战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空白,需要研究人员投入大量精力去收集挖掘新资料。”

记者在《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苏联政府在伯力城对收押的涉及细菌战的日军官兵进行审判并形成审判记录,后由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于1950年印刷发行)审判记录中发现,731部队军官柄泽十三夫供述:1940年下半年,他奉命准备70公斤伤寒菌和50公斤霍乱菌。当时,军官铃木向他解释说,这是为了石井四郎(731部队创始人)率领一个特别远征队去用细菌对付中国军队。同时,第二部也培养了5公斤染有鼠疫的跳蚤。1940年9月,石井四郎带了一部分军官到汉口,同年12月返回了本部。据那些随同石井四郎到过汉口的军官说,使用鼠疫跳蚤一举,已经奏效。

王萌教授分析,石井四郎等到汉口,应是前往荣字第1644部队在汉口的分部“利根部队”。

(长江日报记者孙笑天)

【罗田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