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14日讯(记者冯雪)10月14日,2025东湖论坛的一楼大厅里,一曲《高山流水》并非由人弹奏,而是出自两台机器人之“手”。扬琴与钢琴前,机械臂精准而优雅地起伏、敲击,悠扬琴声吸引嘉宾纷纷驻足。

由杭州璇无际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钢琴机器人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制的音乐机器人与演奏员合奏。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太酷了!没想到机器人已经能如此娴熟地演奏音乐。”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杰明·李斯特一边用手机记录,一边赞叹,“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弹奏得会比人类还好!”
这场别开生面的合奏,是湖北与浙江科技力量的一次携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音乐机器人团队副教授周莉解释,“本次论坛湖北是东道主,选派了我校的扬琴机器人;而主宾浙江省,则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的钢琴机器人。两省在科技论坛上相遇,恰如‘知音’携手,共同演绎这首经典名曲。”

机器人与演奏员合奏。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周莉介绍,团队从2016年开始研发,至今已近十年,参与演奏的“海百合”情感智能音乐机器人具备智能识谱、作曲与听辨等高级功能。来自杭州璇无际机器人有限公司的钢琴机器人,演奏能力最高已达6级曲目水平。这两款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场景。
记者观察到,整个会场公共区域,来自武汉格蓝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如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或承担引导巡控任务,或作为移动信息终端,安静而高效地在人群中穿梭。嘉宾们饶有兴致地围观、体验,与这些机器人“同事”互动,成为本届论坛上最生动、最可感知的科创景象。
“你想要一瓶水吗?超快!”在论坛走廊一角,一位特殊的“超市销售员”正忙碌着,现场体验者兴奋地与记者分享。

格蓝若机器人在“超市”表演取饮料服务。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这是由格蓝若公司搭建的智能小卖部。参会者只需在平板电脑上一键下单,比如选择一瓶冰红茶,灵活的机械臂便能迅速而精准地抓取商品,并平稳递送到用户面前,整个过程动作流畅“丝滑”。
不远处,另一台机器人正扮演着“茶艺师”的角色。只见它行云流水般地完成置茶、分茶等动作,机械腕臂精准抓握水壶,将一杯清香四溢的热茶奉至嘉宾面前。
格蓝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正在打造覆盖多种形态的“劳动者”家族系列机器人,目前已与科教、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