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一张照片,只需几行“提示词”;想买的衣服,AI几秒钟就能生成新款设计。这样的场景,正在从概念走进现实。
10月14日,在2025东湖论坛的重磅分论坛——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上,院士专家、企业领军者齐聚一堂,共话6G如何推动智能社会加速到来。当通信遇上智能,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正被悄然打破。

论坛上,与会者纷纷拍照记录。记者汪甦摄
“空天地一体、人机物网一体、安全可信一体、存算通感智一体的深度融合,是6G的愿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在演讲中深入剖析了6G网络的核心挑战,他认为,6G的关键不只在于速度提升,更在于体系重构。云网融合不仅是技术叠加,而是要在理论上破解底层逻辑贯通问题。
“未来的网络将像‘云上的App’一样灵活多变,只要突破网络基线元素化及动态编排技术,任何网络模态都能在云端以应用形式呈现。”在他看来,这种对“网络的重新想象”,正是6G带来的革命性意义——不只是“更快”,而是“更聪明、更融合”。
“传统AI是识别模式,生成式AI则是创造模式。”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崔曙光接过话题。他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成为6G智能化的关键引擎。
他举了一个极具画面感的例子:在6G时代,通信不再依赖固定的信噪模型,而是借助AI打造“实时三维频谱地图”。无人机在空中飞行,AI会根据地形、材质、信号干扰等信息自动规划最优航路,实现通信资源的“智能调度”。“想象一下,未来的无线网络,就像一个能自我学习、自我修复的‘智能大脑’。”
崔曙光也对AI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地充满期待。“我的学生喜欢服装设计,希望在服装设计和服装生产领域打造一个服装元宇宙。”

论坛上,与会者纷纷拍照记录。记者汪甦摄
他很赞赏这一想法,并表示,如今生成式AI在服装设计领域已能媲美人类设计师:人类设计一个款式可能需要数月,AI只需要几秒钟。如果客户不满意,还能与大模型实时互动、修改设计。“当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都数字化,并由6G技术支撑时,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造’,这将是6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他还提出了“生成式语音通信架构”的新概念:未来,当我们传输数据时,或许只需要发送几条编码提示,接收端的大模型就能自动“生成”完整内容——像ChatGPT生成图片那样。“那时,通信将变得更像是思想的交换,而非数据的搬运。”
此外,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枝作了“6G无限 未来已来”的演讲,系统分析了6G愿景、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场景,介绍6G将实现通信与感知、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数字社会发展构建新一代基础设施。多位高校专家的报告,也从网络架构、智能赋能到6G前瞻,为与会者带来丰富的前沿洞察与深刻启发。
论坛期间,中国信科集团联合湖北省内高校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起湖北省“6G技术与产业创新行动倡议”,该倡议致力于整合省内产学研用各方资源,打破壁垒、协同推进,共建自主可控、开放共赢的6G产业生态。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通讯员徐又林)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