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成立海外领事保护与协助研究基地,推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6日讯 24日,“武汉市海外领事保护与协助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汉卫出行 领保相伴”专题研讨会在江汉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政府、企业、司法机关等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仪式。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江汉大学联合主办,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武汉市法学会的指导下,由武汉市司法局、武汉市商务局、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武汉市知识产权局)、武汉仲裁委员会(武汉国际仲裁中心)、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等单位协办,汇聚政府、高校、企业及专业服务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探索海外安全协同保障新路径。

互动沙龙现场。(江汉大学 供图)

近年来,武汉加快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2024年,全市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739.2亿元,同比增长18.8%;对外投资备案项目109个,同比增长31.3%。随着“走出去”企业和公民数量持续增长,海外安全风险日益凸显,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在此背景下,武汉市外办与江汉大学共建研究基地,旨在整合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资源,聚焦企业出海过程中面临的法律合规、人身财产安全、商业秘密保护等现实挑战,推动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海外安全协同机制。

武汉市外办负责人在致辞中强调:“领事保护既是重要外事工作,更是维护海外民生的底线工程。”他指出,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的颁布,为地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法治遵循。此次基地成立,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践行“外事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

武汉市海外领事保护与协助研究基地负责人、江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赵立新介绍,该基地在江汉大学法学院成立,旨在服务公民和企业海外发展需求。基地将聚焦海外安全风险应对,通过“政产学研用”五方协同机制,开展企业调研和国别法律制度研究,整合高校跨学科资源及政府、企业实务专家力量,打造开放式研究平台。基地还将重点解决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法律冲突、文化差异等安全问题,为武汉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和维护国家总体安全提供智力支持,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实务问题解决。

当天还进行了专题分享,华中科技大学郑友德教授、外交部境外安保专家高猛等嘉宾分别就“企业海外商业秘密保护”“企业出海过程中的安全保障经验”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在研讨沙龙环节,多名不同领域的专家与来自企业、律所、金融等领域的代表展开互动交流,气氛热烈。(通讯员司外班)

【编辑:丁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