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9日讯(记者刘克取)“企业存在的意义是创新,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10月29日,第七届楚商大会开幕式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围绕“创新”,分享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樊纲。直播截图
樊纲指出,企业通过创新获取高额利润与市场占有率后,往往会引发模仿与扩散,随着竞争加剧,利润空间逐步收窄,这就需要企业再次进行创新,并在内部构建起可持续的创新机制。“创新不仅限于技术层面,更关键的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可执行的‘操作手册’,这样科学才能变成生产力。”他提醒在场企业家,要从实际应用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科技创新。
樊纲话锋一转,谈到创新伴随着“破坏”。他表示,新业态、新技术的兴起往往会对原有产业、企业和就业形态带来冲击,“优胜”与“劣汰”是创新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 “创新不是一帆风顺,需要解决很多冲突,新产业和旧产业、新技术和旧技术、新就业和旧的就业……这需要一个包容、开放的社会,使这些被创新淘汰下来的企业和个人同样能够生存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应健全兼并重组机制,缓解恶性竞争与行业“内卷”,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因产业迭代而受影响的人群托底。樊纲认为,创新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制度、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的支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构筑起激励创新、包容试错、推动持续进步的良性土壤。
【罗田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