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30日讯(记者胡义华 鲍若乔)一江秋水迎贵客,万里长河纳百舸。10月29日,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对话会在武汉举行。美国腹地中国协会,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组织了美国相关市长、议员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对话会现场。记者夏俊俊 摄
河流是大地的血脉、文明的摇篮。长江和密西西比河,分别作为中美两国最长的河流,哺育了一代代沿岸人民,见证了两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世界市长联合会主席、亚拉巴马州普里查德市市长吉米·加德纳,形容长江和密西西比河,“都是永远向前奔流,已经超越贸易和交通等各领域”。吉米·加德纳说,两条河流不仅仅是河流,超越地理位置,是合作伙伴,“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连接世界友谊”。

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对话会发言环节。 记者夏俊俊 摄
因河流结缘,因河流对话。长江水利委员会总规划师徐照明,在对话会上,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长江保护治理的理念与实践。他表示,中国保护治理江河湖泊探索治水规律的实践结晶,符合中国国情,其实也适用于国际河湖治理的科学思路。

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对话会发言环节。记者夏俊俊 摄
对话会上,国际友人纷纷发出“邀请函”。第一次来中国,美国密西西比州纳奇兹市市长丹·吉布森表示,自己已经被永远改变了。“我们非常幸运地拥有这两条河流,是同一个地球共有的公民,我们共同的家园。”他邀请大家去做客,“来我们的城市,感受日落、美食、音乐,我还可以给大家分享更多我们的故事”。美国伊利诺伊州香槟市是一个拥有多种语言的城市,被称为“欢迎之城”。该市市长黛博拉·费宁说:“欢迎大家来到这座城市,邀请大家融入我们的生活。”

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对话会上,中美青少年共护大河愿景现场。记者夏俊俊 摄
长江日报高级记者、江豚工作室负责人高宝燕,曾经拍摄长江江豚一滴眼泪的照片。在对话会上,高宝燕以《用微笑连接世界》为题,用一组视频诉说“这滴眼泪曾打湿了世界的心,我们希望未来的眼泪,是为江豚家丁兴旺而欣喜流淌!”

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对话会休息时,嘉宾在交流。记者夏俊俊 摄
当日,还发布了《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合作发展武汉倡议》以及“关爱生态,携手同行”中美青少年共护大河愿景,号召大家共建未来城市伙伴关系、深化人文交流合作纽带,以及“共筑两大河流认知桥梁”“共探绿色发展青年视角”等等。
此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编辑:陈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