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增长!这些领域领跑“三季度”

10月29日,武汉正式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城市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轨迹。透过这九组数据,可以清晰感受到武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和澎湃动力。

1.工业机器人产量激增70.4%

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6.3%

3.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4.9%

4.会展业增速达19%

5.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1.6%

6.外贸增速15.8%

7.旅游收入增长16.4%

8.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4.3%

9.互联网相关服务增长23.9%

1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0.8%

工业机器人产量激增70.4%

持续厚植创新土壤

武汉东湖综保区,光迅科技高端光电子器件产业基地内,自动化产线24小时不停歇,批量生产着AI数据中心急需的高速光模块。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光迅科技营收85.32亿元,同比增58.65%,A股市值一度站上609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武汉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产量分别暴增70.4%、45.4%;“光芯屏端网”产业开票金额增长18.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从投资端看,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6656.38亿元、增速2%,总量、增速均位列副省级城市第1位。长飞半导体等155个续建产业项目提前完成目标,带动工业投资增长1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2%。这些投向未来的“真金白银”,持续厚植创新土壤。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6.3%

工业投资连续21个月两位数增长

在位于光谷创业街的武汉长江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计算”)服务器制造基地,现场比电脑主机还略大一号的各个“黑匣子”就是服务器。服务器产线正在满载运转,测试区机架上排满了等待下线的服务器。就在10月,该企业接连中标运营商服务器采购项目,总金额近15亿元。

长江计算是算力基础设施“国家队”,持续深耕计算领域核心技术研发。2020年成立以来,企业营收已实现近百倍增长。

芯片、光模块、算力服务器、工业母机、动力电池源源不断下线,武汉制造业向“新”攀登。截至9月底,全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0%。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5.2%,增速连续21个月保持两位数。

同时,还不断有新的智造项目投建。10月18日,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集团武汉新工厂在武汉正式投产。10月28日,小米武汉智能家电工厂首批生产线启动。这是小米集团在全国继汽车超级工厂、手机智能工厂后的第三座智能工厂。

东风汽车一体化压铸工厂、光谷先导化合物半导体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也全面进入投产倒计时。据了解,武汉工业投资增长12%,连续21 个月两位数增长。

楼市回暖趋势明显

新房成交比去年增长近三成

今年1—9月,全市新建住房网签销面749.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53%;网签套数6.62万套,同比增长29.2%。专家分析认为,前三季度房地产数据亮眼,可以看出武汉楼市改善型需求持续释放,购房人信心逐步恢复,市场企稳回升趋势明显。

“前三季度,我们的来访和成交数据都非常亮眼,143平方米的产品卖得非常火爆。”29日上午,记者在探访位于汉口核心区域的中建壹品汉芯公馆项目时,置业顾问陈小梅介绍。

该项目销售负责人李军透露,前三季度汉芯公馆来访量同比增长40%,成交同比提升252%。“现在的高端购房客群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和期待更高了。”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商品房成交一直在稳步增长。1—9月,全市商品房网签销面924.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67%;网签套数8.48万套,同比增长21.19%。其中,新建住房网签销面749.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53%;网签套数6.62万套,同比增长29.2%。

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政指出,今年以来武汉房地产市场政策支持持续优化,公积金贷款额度提至双缴存家庭150万元,多孩家庭购房补贴最高达12万元,叠加国庆期间房交会的多样化补贴措施,有效降低购房门槛。同时,高品质项目刺激改善性需求释放,进而提振企业投资信心。

会展业增速达19%

“看展式社交”成新风尚

第十届中国国际焙烤秋季展览会,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最近,武汉大型会展一个接一个举办,“看展式社交”正成为新风尚。

在刚落幕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创新体验成为亮点。五粮液创意特调吧台前队伍蜿蜒,调酒师将白酒与果汁、气泡水融合,“橙香冰玉”“和美喜乐”等饮品备受青睐。“没想到白酒还能这么喝,完全打破刻板印象!”“95后”观众小吴举着饮品自拍道。现场多个品牌提供免费品尝,市民体验新鲜十足。

会展业的繁忙是经济活跃度的直观体现。“开年以来,我们一直都很忙。”武汉国博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心承接的会展数目较去年显著增长。此外,密集的会展活动有效拉动了周边餐饮、交通、文旅等相关行业领域的业务增长,形成良好的产业联动效应。

垂直行业垂直类展会为企业带来新机遇。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农机展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调研显示,国际买家对中国农机的性价比与技术创新力关注度持续提升,而中国企业也迫切需要专业平台精准触达海外市场。”他表示,本次大会将通过搭建专业化贸易洽谈平台,助力中国农机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会展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这股“看展式社交”热潮不仅丰富了市民生活,更展现出会展经济的强劲活力与对相关产业的显著拉动效应。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超两成

岚图汽车销量连续7个月过万

“最近来店看车的人真不少!”10月28日上午,在岚图光谷全功能用户中心,销售顾问程睿忙着安排试驾。他笑着说,今年几乎每个月都有新车型上市或升级,订单噌噌涨。

今年前三季度,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1.6%,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持续成为经济增长的“硬核引擎”。

作为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头部力量”,岚图汽车延续了强劲势头,9月交付15224辆,同比增长52%;前三季度累计交付96992辆,同比增长85%,连续七个月销量破万,还实现了“八连涨”。网友感叹:“岚图这波是真的猛!”

9月,岚图集中“上新”三款车型——2026款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L和岚图泰山齐亮相,话题热度拉满。“9月,岚图以产品、品牌与技术的三重突破,实现了交付量的历史性跨越。”岚图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卢放表示,“未来,岚图会全力加快生产交付节奏,让用户的体验一路‘拉满’。”

为应对订单井喷式增长,岚图9月产能也“火力全开”:黄金工厂和云峰工厂加速提产,单日产能突破800辆,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岚图汽车已完成股份制改造,港股上市进程稳步推进,央国企高端新能源第一品牌的版图,正一步步落地。

从车间的机器轰鸣到展厅的订单爆满,从产能爬坡到消费升温,一组组数据背后,是武汉经济的澎湃动力,更是全城拼搏的信心与底气。

外贸增速15.8%

“新三样”产品从阳逻港通达全球

前三季度,武汉市进出口总值达3369.6亿元,同比增长15.8%,占湖北省进出口比重54.6%,展现出强劲的外贸发展潜力。

10月16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X8041次中欧班列(武汉)满载电子产品、生活用品等货物,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经阿拉山口出境驶向德国汉堡。这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物流通道持续扩容。

与此同时,江海直航也一派繁忙景象。在阳逻港一期码头,汉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正为“华航汉亚”2号货轮办理前往韩国釜山的出境手续。“除传统的无纺布、化工品、农副产品、汽配等,今年还增添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产品。”武汉新港大通公司相关负责人兴奋地说。

一些武汉企业也纷纷开拓海外市场。“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海外冰球装备市场潜力巨大,而武汉本地在绣花、辅料等服装生产环节具备供应链优势。”武汉冰球时代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赵鑫告诉记者,通过反复优化绣花工艺,创新推出“一美金样品包”等产品,最终用性价比和过硬品质成功打破了海外客户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如今,公司线上交易额已突破1500万元。

据悉,武汉市正深入推进跨境电商提质跃升行动,通过“政策+平台+服务”组合拳,助力企业转型出海。多个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发展,产业对接活动和推进人才新星计划相继举办,为“武汉制造”畅行全球铺路搭桥、积蓄力量。

旅游收入增长16.4%

观演“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

今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武汉文旅市场表现抢眼,一举拿下国内热门目的地、游客平均停留时长、文旅消费目的地城市三个全国前十。

国庆长假的热度,早在节前便由多场重磅活动提前点燃。“演艺+”成为留客关键,9月下旬,周杰伦武汉连续三场演唱会,吸引10余万全国歌迷在汉观演,外地歌迷占七成,直接拉动湖北及武汉综合消费超10亿元。一张演出票根化作解锁武汉的“通关卡”,外地歌迷凭此可享受景区、酒店、购物、餐饮等多重折扣,让“观演流量”高效转化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也为假期旅游热潮埋下伏笔。

武汉全时段文旅体验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江城魅力。凌晨的东湖凌波门栈桥,数百名年轻人结伴守候日出。夜幕降临后,夜游经济活力尽显,“两江夜游” 船票一票难求,“夜上黄鹤楼”“知音号” 沉浸式体验持续走热,街头巷尾的音乐会让城市烟火气不断升温。

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2.3%、16.4%,位列全国十大热门城市之一。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文旅+”的强

劲赋能,从顶级展会激活市场,到顶流演艺拉动消费,再到假期全场景体验留住游客,武汉以文旅融合与创新为笔,持续书写着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新登记企业占比超五成

企业办事流程越来越“丝滑”

10月28日,刚成立一周的新雨净界(湖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内,负责人曹佳正忙着对接一笔来自武汉社区的油烟通道净化设备订单。“从重庆来汉考察,到拿到执照,全程没跑一次腿,全部在网上提交资料,武汉的办事流程太‘丝滑’了!”

曹佳的高效体验源于武汉企业开办的“1050”标准:即一次申报,0.5个工作日内办结,零费用。这样的政务服务速度让她决定扎根武汉——“下一步就建厂房,把产能落地在这里”。

新雨净界快速落户、即刻接单的体验,是武汉经营主体活力迸发的缩影。来自市市场监管局的数据显示,1—9月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47.89万户,截至9月底,经营主体总量达262.98万户。

更值得关注的是发展质量的跃升。1—9月,全市新登记企业25.46万户,占新登记经营主体比重达53.17%,较2024年平均占比提升7.54个百分点。截至9月底,企业总量达122.62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46.63%,较2024年底提升1.98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布看,前三季度,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大领域经营主体总量同比增长领跑全市。

经营主体的“加速生长”并非偶然。武汉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让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营商环境的“软优势”与产业基础的“硬实力”形成合力,助推企业拔节生长,让武汉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兴业沃土。

互联网相关服务增速高达23.9%

新兴服务业态增速亮眼

最新数据显示,武汉市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前三季度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互联网相关服务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增速高达23.9%,展现了新兴服务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企业的创新实践是服务业能级提升的微观体现。数日前,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站式AI翻译平台“太好译-TAIHOW”。该平台深度融合了大模型的先进翻译能力与传统语言专家的深厚经验,旨在适配各垂直领域的专业语言服务场景,是技术创新赋能现代服务业的典型代表。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积极将前沿技术应用于更广阔的服务领域,目前已推出传神素问中医大模型、传神归藏教育大模型等多个行业定制化模型应用,其解决方案正广泛服务于大健康、教育等多个现代服务业领域,推动了这些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武汉佰钧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也是其中之一。阿里、腾讯、小米等知名企业“网红”应用的背后,都有他们技术团队的身影。如今,这个从华中科技大学校园走出的企业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上万名员工,业务范围覆盖了欧美、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软通动力、中软国际、博彦科技.……一批互联网领军企业深耕武汉,持续拓展业务布局,推动区域产业生态持续完善,成为推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0.8%

中亚班列(武汉)开行量同比增3倍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武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0.8%。10月11日,一声长笛,一列满载货物的中亚班列,缓缓驶出武汉中铁联集吴家山中心站,向着乌兹别克斯坦奔驰而去。这是湖北铁路集团中亚班列(武汉)运营以来开行的第100列班列。

湖北铁路集团积极拓展中亚班列运输业务,中亚班列(武汉)实现常态化开行,通过多式联运模式,综合物流成本降低30%,吸引长三角、珠三角货物在武汉集结。据统计,今年以来,中亚班列(武汉)开行班列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339%,月开行规模增加到每2天1列,9月份达到创纪录的20列。

10月15日上午10时许,湖北港口集团组织的一列中欧班列(武汉)从吴家山站鸣笛启程,经阿拉山口出境抵达德国汉堡后,部分大柜将以铁水联运方式转运分拨至瑞典、丹麦、挪威北欧三国,这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陆运版图再次向北欧延伸,货物首次运抵丹麦。至此,中欧班列(武汉)已陆续开通至芬兰赫尔辛基、奥斯陆和莫斯、瑞典哥德堡等线路,形成了联动北欧多城市的物流服务网络。

截至目前,汉欧国际公司发运的中欧班列(武汉)共拥有59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20个城市。

相关阅读

向上向新向优向好,武汉前三季度活力升腾

(统筹:陈永权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冷靖华 汪甦 冯雪 黄丽娟 雷心蕊 刘睿彻 宋磊 汪文汉 设计:张莉)

【编辑:陈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